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投资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增速进一步回升,结构继续优化。1月份至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6%,增速比1月份至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1月份至11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1月份至10月份为下降0.7%。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2.4%,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6.8%,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教育民间投资增长8.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民间投资首次转正表明,随着经济的恢复,市场化投资增加。前期在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中央出台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并带动投资,对于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的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实际上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红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订单回升、预期好转,加上信贷政策的重点支持,民间投资将继续修复。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将是下一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降幅进一步收窄。1月份至11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5%,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0.1%,而1月份至10月份为下降1.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5.4%,石油加工、炼焦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6.1%。装备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2.0个百分点。

李奇霖表示,后续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改提高生产率的概率要更高一些,还可以降低成本,更可能被企业接受。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侧面反映了技改在加快。民间投资增速转正,加之出口强势,能够带动就业,这又会向消费传导。民间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些经济内生性力量强了之后,对房地产和基建的依赖就少了,地产调控和地方债务监管有可能会进一步收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中长期信贷明显改善,加上政府债券资金逐渐落地,对基建投资形成了支撑。综合来看,11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生产继续加快,需求处于上升通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宏观政策要继续加强对内需恢复的支持力度,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促进有效需求提升。

关键词: 投资延续 民间投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