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加加食品、安井食品等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密集宣布涨价。A股食品饮料板块也迎来“涨价潮”,多家上市公司在宣布涨价后股价顺势大涨。
然而,据了解,目前在多家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内的相关产品还未体现涨价,传导周期尚未到来。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此轮提价主要系被迫提价,后续能否顺利传导取决于终端需求情况。
多家食品行业巨头宣布涨价
自从10月13日海天味业率先宣布涨价后,从调味品到饮料、休闲食品、加工食品,有多家上市公司都加入了涨价行列,其中包括洽洽食品、盐津铺子、安井食品、恒顺醋业、海欣食品、加加食品、中顺洁柔、金禾实业、安琪酵母、金禾实业等多家细分领域的“排头兵”。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这些公司对旗下产品的调价幅度均超3%,最高提价幅度达到15%。另外,金龙鱼、涪陵榨菜等公司也表示正在考虑提价。
金龙鱼在11月3日披露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显示,在2020年底和2021年3-4月份调整了不同油种价格,整体涨价幅度约为10%-15%,目前价格上涨幅度尚未完全覆盖原料上涨的幅度,后期需要关注原料的走势以及消费情况,如行情长期维持高价,也会考虑调价。今年涨价节奏尤其是零售端是慢于行情上涨的,这次行情上涨也比较特别,持续时间长而且幅度较大。
涪陵榨菜表示,在行业整体价格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公司具备率先提价的能力,当行业出现提价趋势时,公司可暂缓提价以此挤压竞品。
事实上,原材料上涨已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营收,海天味业在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到了个位数;恒顺醋业三季报营收同比下降6.37%,净利润同比下降41.73%;海欣食品第三季度不仅营收下降1.35%,还亏损663.64万元。各食品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无一例外离不开原材料上涨以及人工、能源、供应链运输成本的上升。
券商预判食品行业开启涨价周期
据了解,在面对汹涌而来的涨价潮,多家券商投研普遍认为食品饮料的涨价周期并未结束。
平安证券认为,由于今年PPI指数大幅上行,其带动食品饮料涨价潮也是客观存在的。从2006年起,中国共出现4次PPI指数大幅上涨,也带动了食品饮料行业出现4次涨价潮。回顾了前三次涨价潮,发现第三轮涨价潮的情况与本轮最为相似,均是由PPI向CPI传导。
东兴证券表示,明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更多企业有涨价的预期,具有向下游传导价格能力的企业会更多受益,因此需要积极关注明年提价行情。
国盛证券则表示,以海天味业为首的调味品公司纷纷提价,有望掀起行业性提价浪潮,行业至暗时刻已过,期待收入端持续回暖,利润端弹性释放。
东方证券研报称,从业绩兑现来看,食品饮料行业仍处于承压状态,但因市场此前有所预期,部分公司在业绩披露后被市场认为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因此股价呈现上涨态势。从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预期来看,当前股价受此预期变动更甚,如海天味业、洽洽食品在提价落地后,市场情绪较高,股价呈现较强的上涨趋势。
东吴证券表示,海天、洽洽、安琪陆续提价,整体库存都有下降;餐饮端弱复苏,消费场景复苏带动复合调味品、2B餐饮产业链、烘焙原料等恢复性增长,看好后期消费恢复带来发展拐点。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暴涨
我们通过券商研报可知,食品饮料上涨预期或将持续存在。其实,这不仅在国内,国际上的食品巨头也在纷纷提价。
据悉,亿滋国际CEO冯朴德表示,奥利奥饼干、丽兹饼干和水果软糖将在2022年更贵。目前,公司正考虑明年开始在美国将价格上涨7%。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运输短缺,该公司预计明年的成本通胀将上涨6%。
除此之外,在今年10月前后,雀巢、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欧美食品巨头就已经相继宣布实施涨价。一些分析认为,这一波涨价既有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冲击,也有欧美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宽松的影响,成因与国内不尽相同。
11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根据报告显示,2021年10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3.2点,较上个月环比上涨3.0%,较上年同比上涨31.3%。
自去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经历了连续12个月上涨,今年6、7月份在出现两个月的短暂回调后,又连续三个月上涨,并且10月份的指数达到了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促使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呢?有行业专家认为,主要因素包括疫情、气候变化和能源价格。
例如,能源里面的石油价格上涨,从2020年4月份开始就已经通过提高生产和运输粮食的成本影响粮农组织指数所有食品商品的价格。而疫情大流行导致全球劳动力短缺,造成从事种植、收获、加工和运输食品的人员急剧下降,这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整体来看,无论是从食品价格本身还是大宗商品上涨,再叠加能源短缺、供应链中断等问题,接下来食品物价避免不了一波上涨。因此,通胀只会越来越严重,但所幸的是,我国的口粮完全有保障,而且供应链也是目前全球运行最好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