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对于亚洲市场的国际投资者来说,早已熟悉“亚洲市场(除日本)”这样的投资标的。这里并不是对日本有歧视,反倒是因为数十年前日本市场相较于亚洲同僚过于庞大,需要单独对待。而到了今天,有关中国大陆市场是否已经大到值得成为独立市场板块,也成为投行们讨论的焦点。
高盛研究部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投资组合策略师Sunil Koul等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也对中国大陆成为独立市场板块的构想以及潜在的作用进行了描述。
拆分背景:中国大陆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
根据MSCI的数据,近五年来中国大陆股票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比重已经实现翻倍,预计未来五年有望从目前的三分之一继续上升至超过40%。除了比重大外,高盛分析师也指出,中国指数与新兴市场(除中国大陆)指数两者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基本面差异,这样的拆分也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投资。
高盛指出,两个指数的差异非常清晰,在预设的MSCI新兴市场(除中国大陆)指数中,占比最高的板块是硬件制造和半导体(23.8%),而中国指数中消费零售(27.2%)和互联网/媒体&娱乐(18%)占了大头。
(来源:高盛)
除了成分股构成外,这两个标的受外部宏观因素影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举例来说,在过去十年里,新兴市场股票与中国经济增速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出现较大的变化,与MSCI中国指数或沪深300指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同时,新兴市场(除中国大陆)的股票也兼具高成长、(相对)低估值、国际投资者仓位轻等特点,单独分列后也能帮助资产组合管理者更精确地管理投资策略。
(来源:高盛)
前车之鉴:分列后两大标的都能迎来资金流入
正如前文所述,日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先例。在2001年1月时,MSCI正式堆出亚洲(除日本)指数,当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日本市场占据MSCI亚洲指数的权重达到73%。当时投资者虽然迫切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指数,但也担心分拆后会出现争夺资金流的现象。
高盛综合数据表示,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拆分后,日本与亚洲(除中国大陆,因为并没有确切交易所数据)整体皆持续累积资金净流入,比例大致稳定在60%/40%。
(来源:高盛)
从资金流向来看,分拆指数后投资者自己会考虑各个市场的特点进行投资。整体来看,高盛预期两个指数能够共存并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前提当然是市场背后基本面的吸引力持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