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沈述红 韩理)讯,继7月份宣布全面降准后,央行再度开启大降准大动作。

12月6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其目的在于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央行同时强调,稳健货币的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在降准消息公布后,财联社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联系多家公募机构对此进行解读。他们认为,本次货币边际宽松已经有一定预期,此次降准的影响或将不及7月份。而随着“滞涨预期”降温,基金公司认为A股或迎来一定的投资窗口。

以往降准有何不同?

海富通基金债券基金部基金经理陆丛凡认为,此次降准并不意外,今日降准是对前期已释放出“适时降准”信号的落地执行,近期债券价格以及收益率曲线的表现已反映出此次降准的预期。

一公募基金固收研究人士指出,降准置换部分MLF是近期降准的惯例,另一触发因素与恒大或不无关联。

在大成基金看来,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为了表达稳增长意图,信号意义更强,“此次降准目的是帮助银行归还12月15日到期的9500亿MLF,同时也是为一季度宽信用释放流动资金,给市场稳定信心。”

万家基金策略分析师钱海表示,此次降准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我们认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其中12月预计到期的MLF为9500亿元,另外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万家基金策略分析师钱海同时谈到。

财通基金指出,央行在11月19日公布的三季度货政报告中,对货币政策表述删除了“管好货币总闸门”,删除“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报告两次提到“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该说法最早出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季度例会当中, 整体来看,稳增长的信号在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央行已经进行过一轮降准。大成基金分析认为,此次降准与7月9日的降准有所不同。7月央行降准时市场对经济下行存在分歧,超预期降准引发市场对经济担忧,导致银行股下跌。而本次降准时,市场对经济下行压力有较强预期,降准释放稳增长的信号,有望边际缓释市场对经济压力、银行风险的担忧。同时,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进而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分析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稳定安全,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年底到明年一季度预计地产投资和开工或不乐观,消费因疫情反复持续受压制,本次降准有望提振市场主体需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可释放部分流动性避免房地产风险蔓延。

对股市影响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全面降准对股市影响如何?

德邦基金认为,此次降准对于权益市场的利好作用更为直接。随着经济下行流动性预期改善,更为利好成长板块,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中小成长股将继续占优。

“同时随着政策转向稳增长,前期超跌的蓝筹股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从板块投资机会上来看,降准释放流动性对券商板块有比较直接的利好,预计券商板块短期会有超额收益。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主线仍在新能源、新基建以及半导体板块。”德邦基金表示。

博时基金分析认为,此次全面降准意味着前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总量的进一步宽松,这有利于压降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进而打开收益率的下行空间。短期来看,长端利率依然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中期来看,长端利率的走势取决于政策调整的节奏,如果经济增长的目标依然定在5%以上,意味着政策上会有较为显著的调整,长端利率也可能会触底反弹,需密切关注政策调整的节奏和成效。”博时基金称。

经济回落背景下,流动性逐步改善,随着“滞涨预期”降温,国泰基金认为A股或迎来一定的投资窗口。

价值风格有望得到修复。由于结构性宽信用的方向仍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中小微企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降准更利好的可能是以科技制造为主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结构层面,国泰基金表示一方面可以重视芯片、军工、新能源车等科技成长股;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预期升温,前期超跌的金融、消费等蓝筹股有望迎来修复。

广发基金表示,降准整体上利好市场,预期短期受政策压制影响最大的金融地产板块、大盘价值风格有望得到修复。由于结构性宽信用的方向仍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中小微企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降准更利好的可能是以科技制造为主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平安基金表示,综合来看,降准对分母端风险偏好的提升意义要大于对分子端盈利的刺激作用,因此市场仍然可能保持震荡,景气赛道(双碳、汽车智能化、半导体、军工)结构性行情与困境反转(基建、地产链、金融等)板块相互共振。

钱海认为,此次降准及时落地,反映了政策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呵护,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有望提升,短期利好逆周期政策相关板块,如房地产、钢铁、水泥、煤炭等。

“目前,PPI高位回落、社融增速筑底,我们认为,明年不排除会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具体落地的政策将主要参考本次降准的效果。”陆丛凡称。

债市方面,陆丛凡认为,近期债券价格以及收益率曲线的表现已反映出此次降准的预期。

长城基金固收团队也表示,本次货币边际宽松已经有一定预期,此次降准的影响或将不及7月份。央行在2021年11月19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除了延续多时的“管好货币总闸门”,没有提及“不搞大水漫灌”,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已经产生边际宽松预期。“但本次降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超预期的,也进一步加强货币边际宽松的预期。”

德邦基金认为,此次降准主要是用于置换MLF到期,对债券市场的利好作用相对有限,利率下行幅度并不会太大,利率下行空间的打开还需等待宽货币政策的出台。

附: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

1、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人民银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此次降准的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此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答: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关键词: 全面降准释放1 2万亿!公募基金将如何应对?与以往降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