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解夏

编辑丨及轶嵘

近日,印象笔记举办2021象新力大会,印象笔记董事长兼CEO唐毅公布了全新战略及产品生态,印象笔记由工具性质的“第二大脑”,升级为为用户提供模块化、自动化和可协作化的 All-in-One 信息服务平台,并将以全新形态开启全球创新发展之路。

此次,印象笔记推出印象APP矩阵,包括“印象时间”、“收藏家”、“印象人脉”、“印象TEAMS”及Verse(中文名“言”)等在内的多款产品,分别聚焦日程管理及效率提升、智能化信息收集与知识内化、个人CRM管理、企业协同服务等功能,产品矩阵的丰富,将全面完善印象笔记各垂直场景下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体验。

同时,印象笔记基于在智能书写、扫描、翻译、语音处理等场景的思考,发布智能硬件系列产品,包括EverBUDS、EverPAD、EverBOX等。印象笔记将智能硬件视为“第二大脑”的有效延伸,未来还将在智能文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等领域推出更多新品。

截至目前,印象笔记已为国内近2亿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累计存储超100亿条笔记、超200亿份图片及文件。

此外,本次大会上,还宣布将上线独立的识堂App。印象识堂是印象笔记板块之一,汇聚了大批作者和优质原创内容,而独立的识堂App,将与新榜、特赞等品牌合作,共建创作者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笔记开始在To B业务端发力。

唐毅在现场分享到,印象TEAMS依托于印象笔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积累和软硬件产品整合能力,将为企业用户带来更多企业知识AI服务和软硬件协同服务。

目前主攻C端用户的Verse,未来也将会延伸到B端。升级后的印象TEAMS将于2022年1月正式上线。

“B端用户的获取路径有两个,一个是用户端,一个是决策端,”唐毅表示,决策者与使用者是不同的,但印象笔记首先关注用户有没有好的体验感,CEO本身也是员工,所以服务好企业,就是服务好员工、为企业增值,企业增值无非是两件事,多赚钱和少花钱,提高效率或增加收入。

目前,印象笔记的收入以个人和企业订阅为主,去年付费用户增长100%。

相较于C端收入,印象笔记B端收入增长更快,但B端收入基数更小,且C端用户对信息处理工具有更强的付费意愿。

作为一款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迄今已历经9年,印象笔记是如何穿越行业周期的?唐毅对创业邦说,9年来,全球市场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印象笔记在变化中应对变化,要边生存边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印象笔记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不追任何风口,心态和方向不变。

自2018年在中国市场独立运营以来,重组后的印象笔记围点打援,推出形态异同的产品矩阵,但整体战略依然十分清晰。唐毅总结到,印象笔记一直围绕“第二大脑”进行,所有的产品都瞄准核心场景下用户的核心需求,与“第二大脑”无关的产品一律不碰。

“我们非常鼓励用户在APP之间取舍,甚至我们想自己革自己的命,因为今天你不革自己的命,别人就可能革你的命,所以印象笔记的产品之间一定会出现左右手互搏,我特别愿意看到产品互搏,因为赢了输了都是自己。”唐毅在接受采访时说,矩阵的思考完全是来自全站式的知识服务,在知识分类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从产品角度,可以想象什么人、什么场景解决什么问题。

唐毅的思考是,产品不区分B端或C端,而是基于场景,从一个用户到一群用户,再到企业里。印象笔记是一家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型的公司,他强调,B端或C端在印象笔记的比重,既不是过程,也不是目标,它们都是结果。

目前,印象笔记研发人员比例占70%,未来还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推出新品,探索更多场景下的信息服务。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关键词: 印象笔记独立运营三年后:从工具到信息服务平台,发力B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