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业交流、家园共育的窗口,家长会对每位幼教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职业素养和职业温度的平台。如果教师能用心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也会让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顺利。

如今,我们面对的更多是“80后”“90后”新生代家长群体,他们思维更为独立、行为更具个性,传统的教师讲家长听的家长会已经太过教条化,很难见成效。基于此,我们通过游戏化的方式组织家长会,让家长在愉悦中参与学习。

巧借破冰游戏引出教育主题

许多集体活动都会用到破冰游戏,因为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热场。但作为一个幼教人,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破冰游戏承载更多教育价值。

其实,只要用心就不难发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家长会,都有相对聚焦的话题。比如,小班主要是家园教育理念的磨合、分离焦虑的克服、信任危机的化解等。中班主要为各类家庭养育知识的共享、教育困惑的研讨。大班主要为学习习惯、环境适应、知识能力储备等幼小衔接的问题。所以,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安排一个聚焦话题深入展开,同时根据主题精心挑选或匹配破冰游戏。

案例1:

聚焦话题为“如何理性处理幼儿在园的小委屈”,破冰游戏我选择了“火眼金睛”。具体操作如下:

准备5张同为红桃7的扑克牌,其中4张做部分处理,看上去和另外一张雷同。接下来,把5张牌一一出示在家长面前。出示第一张时,我问:“这张是真的红桃7吗?”个别家长举起了手,更多的是观望。接着出示第二张……一直到5张都出示完,家长一下子变得很茫然。从第一张到第五张,几乎所有牌都被猜了个遍,当然也有全程举棋不定没举过手的。

这时,我拿出正确的扑克牌,说道:“为什么我们都熟悉的牌,还有那么多人猜错?因为眼睛、记忆有时会欺骗我们,所以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想想:我的判断正确吗?连眼睛也会出错,是不是道听途说更不可靠?孩子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孩子回家说,今天有小朋友欺负我了,有老师骂我了,你会怎么处理?你觉得孩子的判断和倾诉是否就是真相本身?”这样,就能很自然地引出主题供家长探讨交流。

用破冰游戏的方式开启家长会,可以让家长在反思中聚焦教育主题,让其心到口到,更愿意表达所思所想。

模仿综艺活动组织主题学习

除了用破冰游戏热场外,有些学习型的家长会也可采用综艺组织形式展开。这种全程浸润式的游戏模式,可以让枯燥的教育理论学习更灵动,也会让教育思想的传播更自然,让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有所认知,有所收获。

案例2:

组织家长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目标是让家长明确幼儿园三年的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以便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更科学的认知,对幼儿三年的成长有更好的计划统筹。

这种纲领性的文件学习,对非专业的家长而言,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效果很差,于是我们更新了方法,组织方式更加综艺化。

家长会当天,我们把家长分成“四大门派”,每位家长进班先抽取门派卡,入座对应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若干本《指南》,再用开场游戏争取特权卡,然后通过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学习《指南》里五大领域的相关内容。最后用特权卡和两轮比赛总积分得出战败队,输的队伍每人抽取惩罚内容。这些内容根据五大领域设置,如社会领域,给孩子打个电话,让孩子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健康领域,平板支撑30秒等。

这种浸润式的游戏模式往往可以让家长重拾童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不但让家长很轻松地学懂了《指南》,还让他们对下一次家长会充满了期待。

利用即时反馈激励家长提升

即时反馈是很多游戏的特征之一,奖励或者积分刺激,会激励参与者一轮又一轮地玩下去。于是,我把这种即时反馈运用到家长会中,也时不时给家长颁奖。比如,给当助教的爸爸颁个“最有爱爸爸奖”,给频繁来园做志愿者的妈妈颁个“最具公益精神妈妈奖”,给亲子作品最有创意的家长颁个“最佳奇思妙想奖”等。

案例3:

“给爸爸妈妈的成绩单”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心声给家长不一样的刺激,从而给亲子关系改善提供一些建议。

具体操作方法是列出10个主题,比如“对我笑,不说脏话”“和我玩时不看手机”……然后让孩子分别给爸爸妈妈打分,再帮助孩子算出总分,在开家长会时作为小礼物送给父母,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孩子眼中的样子。

这种直接又清晰的方式可以直击家长内心,从而让家长更愿意改进自身的行为。

教师不但要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指导家长工作的职责。在如今这样一个大家习惯用多通道感知世界的时代,用游戏的形式改造家长会,让家长会既有趣又有内涵,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真正为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助力。

(作者:俞秧,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

关键词: 游戏 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