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今天打开某音,这句经典的旁白依然广为流传。一句严肃对待烹饪的人生态度,已在短视频的BGM下百味丛生,一掰手指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居然已经开播十年了!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2012年5月14日,这部纪录片第一季首播时,我的娃还没生,自己还是一个瘦子,半夜不吃夜宵,白天普拉提,晚上热瑜伽轮着操练,对碳水食物的怨念颇深;十年后,娃已满地跑,自己平日最爱搜集的,就是某点评网站美食网红餐厅,夜宵外卖每天吃着,吃成了幸福的大胖子。如果没记错的话,“吃货”这个词,就是在那时成了一个爱称。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海报

遥想当年,“舌尖”刚播时,真是人人谈论,户户舔屏,淘宝特产卖家个个笑逐言开。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纪录片的带货能力堪比李佳琦。观众几乎都是一边在网上热议片子里的食物,一边在淘宝下单。

第一季带火过螺蛳粉、诺邓火腿、松茸、毛豆腐……

螺蛳粉

第二季带火过遂昌冬笋、雷山鱼酱……

雷山鱼酱

第三季先不说吃的,带火了山东章丘的手工铁锅,济南的刀,银杏木砧板,四川老泡菜坛子……

第三季铁锅卖断货时,商家发布的通知。

“淘宝数据”发布称,《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播后5天,584万多人上淘宝找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食品类的购买高峰,也逐渐从此前的11时和16至17时,向22至24时转移了。

该纪录片播出后,淘宝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是原本冷门的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等。其中,最受宠的是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淘宝上一家诺邓火腿店近一月卖出的45件火腿中,有44件是在节目开播后才下单的。

可见,深夜放“毒”,“毒性”忒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食材的采集,食物的制作,食品的历史,制作方式的传承,地方的饮食文化,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还有人和食物的关系,之所以第一季能够爆红,是因为观众从食物的前世今生、食物背后的人情世俗,了解到真正的中国美食和中国人。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近日登上微博,看到现在依然有人评论,“至今看《舌尖上的中国》,依然盈眶湿睫。”

美食纪录片从那时便迅速崛起,总有那失眠多梦的、分手后不能委屈胃的,被甲方逼着熬夜的打工人,靠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纪录片顽强活了下去。

不得不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腾空出世,在当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最突出的两点就是:

首先,它让国人更多地开始关注纪录片,国产纪录片渐渐从地下浮出水面;十年后,不仅各大平台视频网站都单独设立纪录片频道,登上院线的国产纪录片也逐年增多。

其次,这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令更多的外国观众被中国美食和中国人传统美学所吸引,颠覆了一直以来老外印象中的中国美食。

毕竟,在唐人街的老外们熟悉的中餐,仅仅是那几道中国人也不了解的“中餐”,比如左宗棠鸡、牛肉西兰花等等。一个美国脱口秀演员在脱口秀里吐槽说,他一直以为,幸运饼干是个会算命的亚洲厨师在后厨里制造出来的,结果呢,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压根没有这玩意儿!

而有专业人士评价说:“舌尖”所展现的美食背后,有的人看到了乡愁,有的人看到了美食,有的人看到了亲情,有的人也看到了家国情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各自的解读和观点,这恰恰就是国际化纪录片的特征。

从“舌尖体”的广为流传就能证明这一点。“舌尖”的旁白,每个词都认识、听过,但重新组合起来,却特别有新意有意思。有人总结说,“舌尖体”标准格式为:环境+人物+动作+目的+心情+意义+感慨,然后堆砌一些形容词,听起来很有感染力。

比如形容大鱼头,用的是“精彩”;

比如形容调味品,用的是“浩浩荡荡”;

“环境越是恶劣,回报越是丰厚”;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用曹雪芹的话来说,“多了几分精致的淘气!”

在第一季中,我最喜欢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出于一位终身豆制品爱好者的大局观,我认为,这一集真是集中国智慧之大成,其中,对石膏点豆腐的思辨,令我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心生感动。

胡学兵在制作豆腐。

“秤盘里的白色粉末是石膏,它是把豆浆点化成豆腐的关键,胡学兵对于石膏的纯熟运用,和他的祖先如出一辙,在煮沸的豆浆中,变性的蛋白质和石膏相遇后迅速发生胶凝作用,这种变化如此巨大,以至于在瞬间就可以觉察到,遥远的年代里,石膏常常出现在中国术士们的秘籍之中,而它和豆腐的渊源据说也恰恰与此相关,很多人相信,2000多年前,正是热衷炼丹的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中用豆浆培育丹苗时碰巧加入了石膏,于是无意间促成了豆腐的诞生,不管事实是不是真的那么富有戏剧性,中国人必定经历了漫长的摸索,才让豆腐最终成为了一种了不起的中国食物。无论如何,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无限包容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毫无疑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神话,不仅在同时段收视率全面打败电视剧,更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舌尖”走红后,直接带动当年纪录片销售超越前一年的150%,简单地说,“舌尖”出现前,顶级纪录片一分钟十块钱,“舌尖”出现后,顶级纪录片狂飙到一分钟一万块。而当年“舌尖”的DVD也在一周内卖出16000套。

自然,“舌尖”的成功离不开顶配的创作团队,不仅依赖于陈晓卿扎实的文学功底,还有陈立、蔡澜等资深食客的倾囊相助,也得益于执行总导演任长箴多年积攒的“美食学问”。受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一本名为《慢食运动》的书的启发,“美食学与下列领域有关,第一植物学、遗传学以及其他自然学科,就是多种食物进行分类、给予它们保护;第二物理学、化学,选择最好的产品,研究如何料理;第三农业、畜牧业、作物学,关心优质生产和原材料的多种多样;第四生态学,因为人类在生产、运输、消费过程中改变自然、人为所用……”她据此来划分《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分集。

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后来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以“记忆中的味道”呈现。“以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去吃东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种食物,最干净、最朴素、最具有自然韵味的。”

这种认真研究的拍摄理念,也延续到在“舌尖2”几位80后的导演身上,他们被要求两年之内走南闯北,他们临出发前还收到更加具体的指令:要熟悉当地的植被覆盖、温度湿度、拍“50块钱”以下的食物、坐当地的交通工具等等。

所以,这对所有宣称“拍纪录片是低门槛的”那些人是一个耻笑,因为拍纪录片=科学研究,当然只想拍一部纪录片给自己欣赏的除外。

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2018年的《风味人间》,陈晓卿可谓“吃”心不改,他对美食的爱真是情比金坚,现如今美食纪录片四处开花,像《人生一串》《寻味顺德》这样的好片也与日俱增,但仍没有一部能够超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可能对于被各种好看好吃的美食塞饱而逐渐挑剔的观众来说。好吃的味道,的确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正像陈晓卿所说,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