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张小学是一所回族小学。学校站在振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多年来吸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创建出具有绣球特色的民族学校。学校开展“绣球灯舞”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绣球灯舞的浓厚兴趣,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还使素质教育创新创优,引领师生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山东省寿光洛城街道永乐路小学所辖的马家齐村,有着悠久的“过门钱”制作历史。学校因地制宜,将这项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并编写了校本课程,形成了该校的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本土文化遗产,学校将“过门钱”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提升审美情趣。
浙江省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是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陆花灯”传承教学基地。“大陆花灯”是余杭民间艺术的一大瑰宝。为了让这一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学校组建了良渚职高大陆花灯社团,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非遗舞蹈的魅力,在传承的同时培养学生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国家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谱写新篇章。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岭南醒狮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学校秉承“弘扬醒狮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的宗旨,成立了“醒狮协会”,通过体育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新时代青年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责任和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采。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武术之乡——江门。蔡李佛拳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极具侨乡特色的本土文化。学校将蔡李佛拳引人高校,以体育教育为载体,以武化人,不仅教育学生“把根留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使学生们更好地坚守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的课间操一直是学校艺体教育的特色。学校根据羌族舞蹈创编的课间操《校园羌韵》,成为全校跳锅庄舞的羌族艺术特色,既拓展了传统艺术教学,推动了传承项目的创新发展,又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羌族民间文化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了师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弘扬了天府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
黑龙江大学充分依托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成立了“满族冰嬉文化传承创新班”,全力开展冰雪体育活动。学校为了推进满族文化的抢救开发,促进满族文化研究与推广,以冰雪课堂为载体,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将冰雪教学列为特色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把民族传统冰雪文化融入其中,让每一名大学生都成为满族冰嬉的传承人,传承厚重深邃的冰雪文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通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校园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片热土,在校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民族情感,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传统文化也将在校园传承教育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
除了元旦、春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外,主办方与承办方还将在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陆续奉上形式更为丰富的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欢迎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详情请登录活动网络专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第三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将根植中国文化,立足校园传承,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教育,薪火相传,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辉!
2020年1月1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三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再度启程。该活动旨在将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相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为代表的各个教育环节。展示活动包括“展、拍、播、演、讲、创”6个部分,涵盖了线上展示、微博互动、专题纪录片、线上直播、教师公开课、古诗词原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和互动方式。
从热闹喜庆的绣球灯舞到鸾回凤翥的大陆花灯,从惟妙惟肖的醒狮采青到势雄力猛的蔡李佛拳,从行云流水的传统冰嬉到整齐优美的校园羌韵……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正在校园中传承,迸发蓬勃力量,焕发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