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续的疫情让线下旅游业和酒店行业双双陷入低谷,酒店行业纷纷开启“自救”创收模式。业内分析认为,虽然疫情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酒店能否顺应变化,实现数字化和线上线下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成为破局的关键点之一。

行业纷纷开启“自救”模式

7月上旬,因疫情推迟一个月的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相比于往年,这一次特殊的高考更加引人关注。在此背景下,一些酒店在高考期间推出相应的“高考房”,酒店服务人员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房间改名“985、211”,等等创新举措,以图为考生搏个好彩头。

由于今年高考时间延期一个月,盛夏时节天气较热,加上疫情防控的影响。相对往年,今年的考生和家长为减少往返通勤的麻烦和可能带来的风险,都倾向于在考场周边住宿。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酒店的需求,为处于困境中的酒店行业带来一丝曙光。

不过,高考期间的需求增加对酒店行业仅仅是短暂利好。长期来看,酒店行业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为减少损失,行业内部纷纷采取开设外卖、预售产品、会员延期等一系列举措进行“自救”。

疫情初期,多数酒店在客源稀少且不能提供堂食的情况下,开始以“外卖”的形式创收。如某快捷酒店推出“按需定制”的外卖套餐,成为众多酒店效仿的对象。同时,酒店产品优惠预售和会员延期也是资金回笼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元、维景、悦榕庄、温德姆、美华来魅力酒店等纷纷加入其中。

如珠海来魅力假日酒店分别于3月8日和3月20日以酒店的微商城为平台做了两次“餐饮+客房”的预售活动,首场销售金额已达数十万。为保证后续收益,以希尔顿、万豪、东呈等为代表的酒店则推出了相应的“会员”权益延期举措,如万豪国际针对中国的“万豪旅享家”合资格会员的尊贵级别会籍有效期自动延长12个月。

“数字化转型”整体加速

前瞻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酒店行业经营状况方面,2019年已经出现了中端酒店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下滑的情形。受此大环境影响叠加2020年以来的疫情因素,报告预计2020年中端酒店新增量将进一步减少至1000家以内。

该机构预测,2020年中端酒店的经营数据也会持续下滑。特别在平均房价方面,预计投资回报率同比降幅在5%-10%之间,这将会波及已经竞争严重的市场比如成都、西安等城市。不仅如此,尽管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预计天津、重庆等城市的酒店行业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好转。

事实上,在疫情持续期间,为了配合防疫工作,酒店方面在人员管控、环境消杀等方面加大投入,这无疑再次增加了运营成本。经过大量的防疫知识宣传,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的警惕逐渐提高,从上半年的形势来看,人们去公共场合和人员集中区域的意愿明显下降。尤其是酒店这种相对封闭性场所。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北京1230家住宿业单位的总营业收入约为42.18亿元,同比下降55.6%;亏损总额约为30亿元。北京557家旅游饭店营业收入30.68亿元,同比下降53.8%;亏损总额约为21.21亿元。

上半年,尽管酒店行业纷纷开启“自救”创收模式,但对于庞大的运营投入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仍无法避免亏损。不过,由于疫情期间各类“线上”业务的崛起,也促使酒店行业加速“线上化”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指出,部分酒店品牌已经开始通过提升自身技术、服务品质,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力度。例如,希尔顿发布首个生活方式品牌“嘉悦里”;首旅如家与广东联通合作面向5G打造“数字酒店”;此外,一些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酒店以高速度、轻资产、重营销等方式开始扩张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疫情期间,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云旅游、云购物、云娱乐成为新的大趋势。传统的酒店管理和运营模式普遍存在营销方式的单一和会员管理不完善带来的管理成本高居不下和消费场景单一,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酒店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适应能力强的酒店已经在疫情期间启用智能机器人实现无接触式服务,部分酒店甚至在办理入住、退房、客房服务等各个场景均采用数字化智能设备,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可根据客人的消费行为和住店喜好对酒店日后的运营管理及营销策略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

行业“元气”正在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行业内部各种形式的消费券补贴、税务优惠、降准、贷款延期等一系列扶持逐步落地。政府出台的经济帮扶政策为陷入经营低迷的酒店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好。

例如,海南6月1日实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的观光旅游、考察商机、洽谈合作的国内外人士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海南的酒店需求。酒店市场的元气在逐渐恢复,不过从目前来看,酒店行业完全回到正轨仍需要时间。

尽管年初突然暴发的疫情给酒店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整体业绩下滑严重。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酒店业逐步复苏,酒店行业的元气也在逐渐恢复。尤其是,二季度开始,酒店行业迎来了一些明显的回暖信号。

麗枫酒店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国内主要市场的入住率来看,北京市场3月份第一周的日度入住率大多维持在10%左右的,到3月底已经爬升至21.6%;而环绕北京的环京区域麗枫酒店市场在4月综合开房率攀升至70%。五一黄金周期间,环京区域开房率进一步上涨至77.76%。

酒店入住率上升,意味着市场出现复苏迹象。另一方面,由于受疫情影响,被压抑已久的出行需求尚未完全释放。业内分析认为,目前来看,酒店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度过市场寒冬。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将逐渐从品牌消费、概念消费、文化消费逐渐向性价比消费的理性消费方向转变。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未来几年,去概念、去炒作的运营模式将入不敷出,坚持更低成本、更优品质的酒店品牌或将更加稳定。

关键词: 酒店业 创新“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