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达人“钢琴爷爷”杨诉——

“互联网开启我的新世界”

步入人生第六十个年头,杨诉觉得自己“老年不老”,“不管在什么年纪,如果不能掌握主流技术工具,心态上远离社会,那才是真正垂垂老矣”。

落日余晖,指尖下倾泻出一首美妙悠扬的钢琴曲——1分多钟的视频发布没多久后,点赞迅速破万。有些意外的是,这段短视频的制作者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老人名叫杨诉,是专职短视频博主。他在抖音平台上的账号“钢琴生产队”拥有超过230万粉丝,点击量破亿。

“两年前,儿子无意间上传了一段我在家弹钢琴的视频,没想到才几个小时,播放量就超过百万。”杨诉说,他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在深圳交响乐团演奏钢琴,演出时台下最多千余名观众。如今在网络平台上演出,“一下子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大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两年间,杨诉制作了600多条短视频。

甄选曲目、在线寻谱;支起手机支架,选好角度,年轻人都不一定“玩得转”的流程,杨诉一气呵成。学习过程并不容易,视力下降,看谱子久了眼睛痛,因为不会剪辑,只好把每首曲子完整弹完。“起初灯光、角度、构图总是不合适,画面里时不时冒出一只拖鞋、一瓶醋,孩子没少指点。”杨诉哈哈一笑。

学会了短视频,杨诉的“触网”之旅一路乘风破浪。他爱写文章,创建了微信公众号“诉爷”,还尝试远程辅导钢琴。“互联网开启我的新世界,每天一睁眼,便从早忙到晚,从来不会觉得老年生活无聊。”杨诉说。

今年步入人生第六十个年头,杨诉觉得自己“老年不老”。他认为,不管在什么年纪,如果不能掌握主流技术工具,心态上远离社会,那才是真正垂垂老矣。“未来,我想借助互联网,让钢琴这个有点高冷的艺术与大众贴得更近。”杨诉说。

用不惯智能手机的72岁老人丁秋林——

“微信通话是唯一熟练的技能”

本报记者申智林

老丁原来还担心,跟不上这个智能时代,会处处受限。体会过后发现,社会对老人依然很友好。

吃罢早饭,72岁的丁秋林准备去社区书屋里坐坐。刚出门,挂在腰间的皮包震动起来。半晌,他才反应过来,是来了微信电话。

掏出手机,点击接听:“老丁啊,帮我顶个班。”来电的是他所在的湖南长沙雨花区东塘街道浦沅社区“老口子”亲情服务队的队员。

“智能手机用了1年多,微信通话是唯一熟练的技能。”老丁不好意思地说,“就这样,用起来都还有些不习惯。”

小区里上年纪的退休老人不少,用得惯、用得好智能手机的,确实不多。

不是不想用,而是难掌握。虽然智能手机普及的年头不短了,但老丁直到去年才让儿子帮忙买了一个。作为服务队队长,他经常要联系30多名老龄志愿者,一个个打电话或者上门传达,有些麻烦。听说微信可以建群发通知,他想尝试下。

电话买来了,用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打开程序,把通知内容打成文字,点击发送……在儿女一遍遍演示下,老丁总算记住了。实际操作下来,效果却不理想。原来有的队员根本就没有微信,少不得还是用老办法。

刚用上智能手机时,老丁也有很多“时髦”想法——买东西、坐公交、交水电燃气费,都可以用手机解决。结果,一次操作把他“唬”了回来。

“我看手机上有个红包,就点击了一下,没想到,又要输身份证号,又让输密码。”老丁操作了几步,突然意识到可能是诈骗,赶紧停了下来。

丁秋林原来担心,跟不上智能时代会处处受限。体会过后发现,社会对老年人依然很友好。小区超市虽然流行移动支付,但现金照收不误;出门坐地铁和公交,一张老年卡足以通行。

如今,丁秋林每天养花、逗鸟,到社区书屋看看书刊杂志,偶尔用智能手机和在广州的女儿视频聊天,日子过得很舒心。

90后志愿者罗旭——

和老人成为忘年交

本报记者陈圆圆

罗旭发现,老人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说说话,“帮助老人缓解内心对于沟通、陪伴的需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我就很满足”。

年轻人教老年人网络购物,一开始挺有耐心,但重复几次后逐渐不耐烦。8年前发生在自己和母亲身上的一幕,让罗旭决定加入“夕阳再晨”公益组织,为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

罗旭的“学生”从50岁到90岁不等,他都称为叔叔阿姨。叔叔阿姨们很热情,叫他“罗老师”。在北京蓟门里社区电脑班上,罗旭结识了王立英老人。

王阿姨因为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在家待着总感觉挺孤独。学会使用QQ后,王阿姨迫不及待加了罗旭好友。“你头像上的小人儿为啥那么好看?”王阿姨问。罗旭笑着回答:“阿姨,这叫QQ秀,我帮您换。”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忘年交,经常互相留言、点赞。

王阿姨感叹,电脑打开了她生活中一扇新的窗口,学会用网络聊天、写网络日志,“心一下子敞亮了”。同班一起学习的老人课上共同交流,生活中来往帮助,交到了不少朋友。临近“毕业”,她运用学到的技术制作了份电子影集。

罗旭总结出了一套交流沟通的心得:教老人使用手机时坐在左边,方便自己用右手操作;沟通放慢语速,一句话重复讲三四遍,让老人听清楚每个字……“有的老人喜欢用美图秀秀编辑照片,有的将喜欢的音乐设置成手机铃声。”罗旭说,希望他们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生活,进而实现向上的精神追求。

志愿服务也改变了罗旭的人生轨迹。如今,他在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科学管理与工程方向的博士,将科技助老从爱好发展成事业方向。他发现老人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说说话。“帮助老人缓解内心对于沟通、陪伴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认可,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我就很满足。”罗旭说。

新语| 快时代,留个慢选项

管璇悦

“等一等”的呼声不是要拦下数字时代奔跑的脚步,而是要思考如何不让老人在熟悉场景中无所适从

当很多年轻人提前迈入5G时代,还有不少老年人仿佛停留在“无G时代”,苦苦追赶。单拿手机来说,怎么调大声音,如何增大字号,怎样插卡、开机?年轻人眼里的“常规操作”,往往是老年人需要努力“解锁”的技能。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5亿,占总人口的18.1%。虽然互联网正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但到今年3月,在我国超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仅为6.7%。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线上总是鲜见老年人的声音,线下却常能目睹老年人的窘境。有不少人呼吁,请数字时代等一等老年人。

前行的潮流不可挡,让奔跑的数字时代“紧急刹车”“临时停车”并不现实,也并不可取。实际上,“等一等”的呼声不是要拦下数字时代奔跑的脚步,而是要思考如何不让老人在熟悉场景中无所适从。同时,这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好在,整个社会都在释放善意,老人与数字时代正在相向而行。多少年迈的身影戴上老花镜,费劲却又执着地学习扫码、浏览新闻、视频通话,虚心向晚辈请教;有的图书馆和社区为老人开设智能手机使用课堂,公共场所有志愿者指导老人使用自助设备……

当然,光靠这些还不够。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用户的“痛点”也是驱动服务升级的出发点。以老年人为目标人群的智能手机和应用,不妨多做调研,改进功能,从而使他们更快上手;在公共场所等一些生活场景,为没有条件学或者学得慢的老人保留传统的“慢选项”,让他们不至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步履维艰。

我们关注的是身边年龄渐长的长辈,担心的也是有一天上了年纪的自己。毕竟,科技发展的本意是添彩而不是添堵,让科技感多些温度,也是智能生活的应有之义。(本报记者韩鑫)

关键词: 老年人 融入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