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易经算卦(几种简易的占卜方法)
(相关资料图)
前面两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最传统的蓍草占卜。它也是比较正统的,周朝专门从事占卜的官员“太卜”,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但它也确实麻烦,步骤太多了,繁琐得很。一个卦,从头到尾需要完成18次变化,很不方便实际操作。
所以,在易经后来的传承中,出现了很多更为简易的起卦方法。本文将介绍其中常见的几种。
一。简易的蓍草起卦。
蓍草占卜
这种方法,和前文所介绍的最传统的那种方法,区别不大。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从象征大衍之数的50根蓍草中,抽出一根放回盒子内,一直不用。
将剩下的49根蓍草,分成两拨,分别握在左手和右手中,象征天地。
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之间,象征人。
至此,天地人三才齐备。放下右手中的蓍草,每8根一次的数左手握着的蓍草(这里要注意,是每8根数一次,和前面每4根数一次是不一样的,不要搞混淆了)。这样会得到一个余数,如果整除了,没有余数,那余数就是0。
这个余数加上左手无名字和小指之间的拿一根蓍草,求和。
最终得到的两者之和,必然是从1到8之间的一个数字。
然后拿出先天八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乾为1,兑为2,离为3,震为4,巽为5,坎为6,艮为7,坤为8这个次序。看看前面得到的那个“和”是多少,如果是1,那就是乾卦;如果是3,那就是离卦......
如上,就得到了一个三画卦,记录在纸上,它是下卦/内卦。
接下来,重复上面的动作。49根蓍草分左右,右手抽出一根象征人。放下右手的蓍草,8根一次数左手的蓍草。得到余数,把余数与1放在一起求和。拿和对应先天八卦。这样又得到一个三画卦。
与下图对比,乾之姤
把这个三画卦也记录在纸上,它是上卦/外卦。
上卦和下卦叠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六画卦,也就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的卦。
到这里,一个完整的卦是得到了,可它没有变爻,它是没有变化的。不变,这不符合《易经》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规律,所以还要找出一个变爻来。
确定变爻的方法是这样的:49根蓍草,分成两拨握在左右手里。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
放下右手的蓍草,每6根一次,数左手的蓍草。
得到余数以后,余数与1放在一起求和,结果必然是从1到6的六个数字中的一个。
如果和为1,那么就是初爻为变爻;
如果和为2,那么就是二爻为变爻;
如果和为3,那么就是三爻为变爻......
这样排下去,直到和为6时,上爻是变爻。《易经》的爻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要有一个爻变,卦就必然也变。
总结一下这种方法:求卦用8,求变以6。
在前面得到的那个没有变爻的卦叫本卦,后面确定了变爻之后,得到的那个新卦叫之卦。比如,乾卦初爻变,得到天风姤卦,这种情况就叫乾之姤。
占卜时,着重要用哪一卦或者哪一爻,后面应该会专门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与上图对比。乾之姤
这种简易的蓍草起卦方法,到这里就说完了。实际上,它只是众多简易蓍草起卦方法中的一种,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
或许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正规的蓍草起卦,也数了右手中的蓍草,但是这种简易的方法没有。岂不是说简易方法压根儿就没有用到天地人三才中的地才?不是的!当49根蓍草分开的时候,天地人三才就都用到了,只是没有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