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不仅功能多、任务重,从耳朵上的一些细小变化还能看出其他潜在的疾病,耳朵的健康常常被我们忽视。

听得到,很多人过度使用这套“立体环绕音响”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全球12-35岁的年轻人中,有约11亿人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成为了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

“听觉是耳朵最主要的功能。尽量避免时间过长、音量过大的使用耳机,耳机是最常见的‘听力小偷’。如果耳机质量较差,会自动压缩过音乐格式,对耳朵有一定的损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闫占峰提出,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当支架,跟听力相比九牛一毛

“戴眼镜、戴耳饰、戴口罩,耳朵起一个支架功能”,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蒋子栋介绍。佩戴眼镜、耳饰、口罩时间过长会给耳朵带来一定压力,但这些负担相比于听力来说,都是九牛之一毛。时常给耳朵一些休息,缓一缓再戴回来,就不会引起佩戴时间过长造成的局部缺血。其中,眼镜、配饰、口罩的选择有很多,尽量选择重量较轻,适合自己耳朵承重的较为妥当。

管平衡,耳朵是人体的自动定位系统

“耳朵可能最羡慕的器官就是嘴了,耳道里的情况很少被人关注,也无法为自己发声,更不在大众的一眼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内。”闫占峰介绍,除了听觉与美观外,耳朵还是人体重要的平衡器官。双耳配合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主要起到声源定位的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估算出声源位置,对目标物体的搜寻和判断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提示器,耳朵能反应很多疾病早期信号

耳朵是7/24都在工作的器官,期间免不了会有额外的负担施加。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其中,中耳是通过耳咽管和鼻咽部相通,如果耳朵负担过重,患有鼻窦炎、鼻炎、鼻咽癌、咽炎、咽喉炎的患者需要警惕中耳炎的发生。

相关阅读:这些护耳

1.不要频繁的掏耳朵

耳道有一层屏障,能起到的保护的作用,而且耳朵本身就有自洁的功能。保持耳朵的干燥和清洁,耳朵窄小怕潮,容易形成一些真菌或者细菌的感染。棉签和挖耳勺对耳道的损伤是很大的,很容易把耳屎给推到耳朵里面,甚至都堆积到鼓膜上,反而不易于清洁耳内。

2.每年体检要查耳朵

“耳朵的检验较为简单,分为影像学检查和听力学检查,其中最常用的是耳内镜和纯音测听。”闫占峰指出,这个项目建议每年体检都要做,特别是中老年人,可以依靠检查准确的判断听力下降的程度,包括损伤的部位和原因。

3.年轻人可自检听力

“年轻人没有必要反复做耳朵的听力检查”。蒋子栋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时不时的自检听力,左耳和右耳交替着听一听,测试一下自己的耳朵有没有听力下降。(健康时报记者井超 实习记者李曌懿)

关键词: 耳朵的工作量也忒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