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常态化影响,当前很多人已经逐渐习惯了从线下“面对面”会议走向线上的“屏对屏”。赋予线上会议更高的效率和温度,是当前科研人员热议的话题。
新模式
线上会议便利且高效,不仅能节省坐飞机、高铁的时间成本,还省掉了交通、住宿等经济成本。对于国际参会者而言,甚至省去了办新签证的烦扰。“线上会议开启了一个新的会议模式。它的一个重大利好是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源,同时也让参会者免去奔波之苦。”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说。
就这一点,供职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系的陈浩认为,把所有的会议都转到线上未尝不可。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加州大学融合生物学研究所主任史蒂夫·凯伊(Steve A. Kay)也十分看好在线会议带来的价值。今年年初,凯伊曾与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和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参加了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办的一次在线会议。“当时正处于新冠疫情春季浪潮高峰期,几乎不可能召开传统形式的会议。”凯伊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凯伊认为,在线会议可以“降低进入门槛”,有助于跨学科交流,对于缺乏资源参加大规模传统会议的参与者,如处于早期职业阶段的新人、来自经济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参与者,或希望更改专业的研究者等,更是如此。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刘湉祎也告诉记者,在线会议让她可以参加美国的学术会议,且不受人数、地点、时间限制,学习来自不同国家的同行的研究。“这对开拓视野很有帮助,还能提高英文水平。”
沉浸感缺失
在线互动效果较差、沉浸不足,是大多数学者的参会感受。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线上会议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会后的交流。“与同行寒暄,听取别人的工作进展,建立一种友谊、进行合作,这是会议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喻海良说,他与一位俄罗斯同道的合作就是这样形成的。
对于学生而言,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军平说,参加线下会议,尤其是比较高端的学术会议,一方面可以交朋友,找合作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对国际上一些“大牛”的神秘感,增加一些自信。“但线上会议跟平时上网课没有太大区别,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而且是否在听会没有办法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也赞同这一观点。他同时表示,线上会议是虚拟交往的典型形式,特别是会议各方没有任何实际交往的情形下,更是彰显其非直观性或虚拟性。“如果沉浸不足,就会伴随孤独感。”不过,刘永谋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线下会议永远优于线上会议,而是表明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伸展着交往行为的不同向度。
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看来,在线会议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因为筹备工作变得简单,会议开起来很容易,明显增加了会议数量。“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坏事。”他说,相比于很多线下泡沫会议,线上泡沫会议浪费的时间可能还会少一点。
打破藩篱
由于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的各自优势,多位学者在采访中表示,未来更可能是两种模式相混合。
今年,受疫情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程宗明和同事合作组织的第七届以《园艺研究》期刊为题的学术会议被转到了线上。“在线会议作完报告后虽然也可以提问,但总感觉时间短,而且有距离感。”
“对于以‘吸取知识’为核心目的的参会者,如研究生,其实在线会议更好,PPT很清楚,还可以截屏。《园艺研究》大会的内容还可以看回放。但对于想建立合作关系的参会者,线下会议更合适些。”程宗明说。
针对诸如线上交流时间短的问题,他们也在想一些应对之策,如每过一段时间请一些学者做线上交流。如果提问者的问题很多,他们会请报告人充分回答后,再在微信群里把回信传给提问者。
刘永谋表示,让在线会议更有效,需要精心设计、准备会议,如有关材料先行发放、增加互动环节时间、公布参会人的线上联系方式以便私下交流、配合会议组建微信群延展交流空间,等等。“总之,不能把线下会议的模式简单地照搬到网上。”
或许有一天,当线上会议发展到电影《星球大战》的全息形式,它将颠覆传统会议的模式。不过,凯伊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在线会议普及速度也不必受制于技术成熟性的限制。“我们不如将重点放在支持平台灵活性和减少带宽需求的技术上。”他说,因为在大型观众研讨会、分组讨论会、虚拟论文海报发布和一对一交流等各种形式之间流畅切换的会议功能非常重要。
“这需要整合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得到的经验。”凯伊表示,课堂演讲可以“翻转”成为一个异步组件(如录制的演讲),而宝贵的“直播”时间可以分配给更多的分组讨论和圆桌对话。“可以少作一些信息下载,更多地进行整合、协作和对话。在线形式的现场讲座可以更短一些,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问答。”(本报记者 冯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