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私募“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已有60家私募规模突破百亿,甚至有数家头部巨头私募规模破千亿。不过,目前大量百亿私募表示,业绩的可持续性是他们目前关注的重点。
量化私募突破“百亿魔咒”
今年,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相较之下,中小私募则明显处于劣势,即使业绩表现尚可,但募资难度依旧不小。
北京金樟投研总监付饶表示,对于小型私募来说,由于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增加的技术和人员成本,过去小私募在管理较小的规模即可实现盈亏平衡,然而今非昔比,如今更大的规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提升系统,这就使得资源持续向头部集中,形成了对小私募不太有利的循环。
金斧子投研中心分析,从目前跻身百亿俱乐部的60家私募的成长路径来看,大部分实控人都是科班出生,大多出自于北上广深等私募重镇,“民间实战派”以及私募重镇之外地区的私募也同样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实现百亿规模。
建设银行总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资产配置处处长唐新庆告诉记者,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基金、券商背景,特别是有过社保管理经验的正规军出身的专业机构合作。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民间派私募也并不排斥,但考察时间会更长,准入要求会更严格。
唐新庆指出,量化私募的最大问题是策略模型不公开,以历史业绩判断未来业绩表现存在一定的决策风险,而且个人投资者对于量化私募的理解仍然仅限于雾里看花,如出现业绩表现与预期不符的情况,客户不容易理解。
付饶也认为,量化机构扩张规模可能过于激进,“量化策略不像主观,可容纳的规模比较大,量化交易的收益与市场的波动和成交水平高度相关,一旦市场环境不利,业绩不及预期,对于量化机构来说会有较大的影响,资金撤出也会很快。”
关键是业绩持续性
诚奇资产创始人何文奇认为,出现马太效应是行业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特别是量化私募基金,从前几年的野蛮式、爆发式发展,会逐渐走向成熟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以前部分中小型私募通过一招鲜的策略,追求短期收益与规模,很快就进入瓶颈期,不少过往的明星私募基金甚至已经退出市场。”在他看来,只有基于长期积累,有序追求合理的收益与规模,沉淀出自己相对的优势,才能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
伊洛投资认为,在市场有充分的热钱流动时,虽然大型机构在资源的聚拢上更具备优势,但中小型私募仍可以从中受益。进入市场存量博弈后,中小型私募除非拥有一定的背景或客户黏性,否则,在资金引入、人才吸纳、渠道支持等资源的争夺能力上将面临困境。
鸣石投资也指出,未来两极分化的概率不低,因为综合投研能力的差异、相比个人能力的强与弱,是很难赶超的,出现多家千亿级别的私募概率很大。
不过,量化私募的门槛的确越来越高。灵均投资董事长蔡枚杰指出,量化行业今年明显头部机构的业绩比中小量化私募要好,原因在于这个行业是“军备竞赛”的属性,需要不断投入的迭代。她介绍,灵均投资每年投研的投入2亿左右,而这是一般量化私募刚起步时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当然,不管处于怎样发展阶段的量化机构,业绩可持续才是关键,这也是所有资产管理机构共同面临的课题。”
远望角投资执行合伙人曾实表示,“过去也有一些大规模的,但因为业绩不好,然后规模迅速掉下来,所以,关键还是长期的业绩。”
付饶认为,对头部私募来说,有两点是保持领先的必要条件,一是持续领先的业绩,二是完善的治理。良好业绩是保持规模重要的基础,如果规模一大,业绩立马受到影响,规模也很难保住,所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稳步增长是更好的选择。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会逐渐提高。
新生力量仍有空间
展望未来,聚鸣投资表示,除了头部机构,也有新生力量出来,未来肯定会成长为新的头部。
汉和资本表示,长期中国经济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意味着未来中国在各行各业都必将涌现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领袖型企业,资产管理行业也不会例外。
何文奇指出,相比欧美市场,国内私募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主观投资还是量化投资领域,都还有可能涌现出新的优质基金经理与投资团队。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认为,美国对冲基金规模占财富总额大致在10%左右。如果这样来看,国内的私募至少有10倍的发展空间。(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