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报载,广州天河开了一家“脱单小屋”,据该店宣传,在试营业期间,只需5.2元即可领走对象。记者走访发现,脱单方式是用瓶子寄存个人信息,顾客可以购买心仪的瓶子获得对方的联系方式。想要脱单的人,除了可以现场购买瓶子,还可以花9.9元留下自己的信息。

“脱单小屋”大概可以理解为此前“脱单盲盒”的升级版。据羊城晚报羊城派今年8月的报道,“脱单盲盒”的摊位出现在广州街头夜市,顾客只要花一块钱就可买到一位异的联系方式,或在摊贩处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笔者在天河路附,也曾看到这样的摊位。

对于这种全新的脱单交友方式,有认同者表示“很新奇”,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拓宽交友的圈子;有反对者质疑——以这种方式是否能够找到真爱,并且担心个人信息有泄露的风险。

对于“脱单小屋”这种新兴事物,我们不妨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无论是“脱单盲盒”还是升级版的“脱单小屋”,其本质上都是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那它行不行得通,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不如交给市场做决定。

市场机制本身就具有选择和代谢的功能。如果“脱单小屋”生意火爆、有利可图,那么自然就会有更多人开设“脱单小屋”,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业态;如果这种模式行不通,无法盈利,那么市场自然会将其淘汰。当然,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市场除了有“自决”机制,还应有“自洁”机制,以防止“脱单小屋”成为藏污纳垢之所。从目前的反馈来看,不少人都认为这种模式新奇而愿意尝试,但这或许只是一阵尝鲜之风,是否真能得到年轻男女的认可,还有待观察。

“脱单小屋”之所以出现的背后原因,或许更加值得关注。一方面,传统的由父母安排、介绍的相亲模式,正在被年轻一代所嫌弃。然而,另一方面,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移动互联网对个人时间的挤占,却让青年人的线下社交变得异常困难,许多人的社交和交友圈子越来越小。“脱单难”“找对象难”成为不少城市青年的实际困难。

在此背景下,“脱单小屋”或许是一种更新奇、年轻人更为熟悉的方式(盲盒),为城市青年打开社交圈子做尝试。虽然,并不是说通过“脱单小屋”“脱单盲盒”就更容易能找到心仪的对象,但是,如果能够以不太高的成本认识更多的人,这终归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从概率上说,认识的人多了,找到真爱的概率总该是会提高的。(孙梓青)

关键词: 脱单小屋 年轻男女 脱单盲盒 交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