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在即。近日,广州一些中学的举动引人关注。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广州第一梯队的中学忙于高薪挖竞赛教师,而第二梯队的中学则强调“全员科技教育”。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吸引更好的生源。即将进入中考招生季,家长和学生应如何理解学校释放的信号,选择适合的学校?
现象
第一梯队:加大竞赛投入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广大附中”)日前划拨场地设置了五大学科竞赛师生专用教室。同时,学校高薪招聘五大学科竞赛教练,组成了30多人的竞赛教师队伍,而且招聘还在持续之中。业内人士透露,优秀竞赛教练须在全国范围高薪挖角,到广州工作的“行情”为安家费200万元、年薪80万元。
近年来,广州顶级中学都加大了对竞赛生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广东实验中学近年来招聘的几十位名校博士生老师,其中不少负责对竞赛生的培养。一向人文色彩浓厚的执信中学也变了“画风”,全国公开招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大学科竞赛指导名师10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最高可享246万元安家费。目前,执信已经完成了竞赛金牌教练队伍的打造。
第二梯队:全员科技教育
与此同时,不少第二梯队的区属龙头中学强调“全员科技教育”。
广州市南武中学全校80%同学参加科创类社团,要求每个学科至少有一个“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指导学生学会编制学科知识思维导图,引进应用可视化技术丰富学习方式。每位学生必须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必须参加科创性社团。高一、高二各完成一个综合性研究学习项目,每个班至少有5个科创类社团。学校还与斯坦福大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联动实验室,开设生物选修课程。
今年,广州将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广州市第五中学作为试点学校,除了上全市统一课程的“基本餐”外,还将与华工合作给学生“加餐”,学校开设机器人、航模、3D打印等课程及兴趣社团54个。未来,学校还计划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基地,将高校科研成果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州市第七中学,凡是能选拔进入机器人团队的同学,学校承担训练费用。
原因
竞赛成绩体现学校甚至城市教育实力
一流高中为何不约而同加大竞赛投入?
首先,竞赛成绩是优秀高中的比拼指标之一,是学校实力的体现。高中学校肩负着为大学输送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其具体落脚点就是信息学、物理、生物、数学、化学五大学科竞赛。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人数也是城市教育实力的体现,2021年广州有6所学校在国赛中获奖,共获得16金21银7铜的佳绩,位居广东省榜首,包揽了全省1/2的金牌。
其次,“对于尖子生来说,无论参不参加竞赛,想进入高校强基计划还是需要竞赛训练。”一位知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竞赛训练在高考录取中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以上可破格入围强基计划;二是从各大高校的校内自主考试来看,主要考查的是竞赛内容,这部分成绩占比15%。
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要求学生具备学习力和适应力。学校教育不再只是教会知识,而是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找到学习规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查漏补缺,懂得调整学习技巧和心理变化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总结反思、意志毅力。这些目的,通过科学教育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完成。
南武中学副校长邱惠红介绍,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学校希望通过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好奇。
广州五中副校长吴晶晶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课程普及人工智能,引发同学们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与算法、数学、物理的关系。
各校强调优势吸引优秀生源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学校的定位与战略不同,因此,资源倾斜与信息释放重点各有不同。
第一梯队学校强调竞赛生培养不代表他们不注重科技教育,但他们的资源会相对倾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于第二梯队的区属龙头中学来说,2021年广州包揽国赛金牌的6所学校全部为市属学校,因此他们强调“全员科技教育”更为务实。
两类学校释放的两种信号,有其共通性:吸引生源。
第一梯队学校要吸引一流生源,拼竞赛成绩、高考成绩,从而产出更好的竞赛成绩、高考成绩,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形成正向循环。
第二梯队学校需彰显“加工能力”,竞争相对优质生源。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能获得全面支撑和发展,毕业时的成绩和排名相比入校时有更大的提升几率。
记者观察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考在即,家长们应如何理解学校释放的各种信号?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重点和方向,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学校,家长必须明白,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不要只看见几个名校。
选学校究竟看什么?
一看教育理念,但这也是为最多家长所忽略的。选择一个学校,就是选择一种文化,选择一种成长方式,甚至选择一种人生。
学校至少分为两种:支持型和控制型。控制型学校将学生的时间精确安排到分钟,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学什么……一周7天每天24小时都有规定,学生只管读书、学习,分数至上。支持型学校则让孩子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支配权、学习选择权,选择课程、选择实践活动,让孩子有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研学体验、文化体验,发现自己的特长,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家长们最好选择教育理念与自己契合的学校,以免入读之后,孩子分数稍不如意便对学校埋怨吐槽、相看两厌。
二看学校资源倾斜方向。有的学校所有资源向塔尖学生倾斜,有的学校资源向所有学生开放,只要你想学我就提供。根据孩子的学业情况作出选择。
借用一位去年高考生家长的话与所有家长共勉:“孩子考上的大学一般,但在这个中学三年,孩子三观端正、开朗大方、待人有礼、思想独立。我们不后悔!”(记者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