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综合植物园-专类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三级体系建设

全省野生植物迁地 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乌蒙磅礴武陵逶迤,娄山巍峨苗岭隽秀。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斜坡地带的贵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南北纵横,江河遍布,山高谷深,重峦叠嶂。复杂的地形地貌,加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交互作用,常年温暖湿润,物种繁茂,生机勃勃。

“贵州地理位置独特,森林植被和植物种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复杂性特征,区系成分繁多,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通过多年不懈的野外调查,我们对全省野生植物的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那就是物种丰富多样,蕴藏着众多的珍稀濒危与古老孑遗植物。”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负责人朱惊毅介绍,全国共有高等植物36512种,其中在贵州分布的就有10255种,占比超过28%。此外,在贵州分布的特有植物约有362种,其中极狭域特有种有54种。

从数据上看,贵州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反映出贵州的野生植物面临的生存威胁相当大。

尽管近年来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就地保护方面,全省318个自然保护地涵盖了近90%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但是,野生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异性非常强,自然保护区内一些独特的物种仍然面临生境退化、环境适应能力弱等严重威胁,保护地外也有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就成为必要手段。

为促进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贵州创新开展了“综合植物园—专类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三级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全省林业系统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

“迁地保护,又称易地保护。就是把因生境退化严重,物种数量极少,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种群难以维持的物种,在不破坏原生种群及其生境的前提下,采集繁殖材料,易地种植,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朱惊毅告诉记者,迁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生存的最后机会,通过迁地保护,可以深入认识被保护生物的形态学特征、系统和进化关系、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规律,从而为就地保护的管理和监测提供依据。

从2018年开始,贵州省拉开了“七园一中心”综合性植物园建设的序幕,在全省东、西、南、北、中进行布局。升级改造贵州省中亚热带高原珍稀植物园和遵义植物园,规划兴建黔西南植物园、黔东北植物园、黔东南植物园、黔西北植物园、黔南植物园(拟建)、贵州兰科植物保育中心。加上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园、黎平县国有东风林场树木园、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木园、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基地,全省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通过构建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体系,贵州苏铁、华南省藤、南方红豆杉、珙桐、白花兜兰、荔波唇柱苣苔、雷公山槭、银杉、赤水桫椤、离蕊金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都找到了暂时生存的空间。“为什么说是暂时的生存空间呢?因为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建立野生群落,等到这些植物的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它们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回到它们最美好的家园。”朱惊毅说。

关键词: 野生植物 自然保护区 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