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在修文县实验小学的种植实验基地“稼园”里,学生们在班级责任园地里忙着除草松土,挖坑掏沟。在桐梓县风水镇火石小学的“小菜园·大德育”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们则开始给蔬菜浇水、施肥、除草……

劳动教育拓展了校园生活新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快乐成长。今年2月,贵州省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社区建设需要,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

修文县实验小学,学生们很喜欢在“稼园”参加各种劳动。“稼园”是该校在2020年5月打造的种植实验基地,学校根据时令组织学生进行耕种或收割,让学生动手实践,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

“我们希望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农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勤俭、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修文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刘毅说。

桐梓县风水镇火石小学则打造了“小菜园·大德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外开辟532平方米的“德馨园”劳动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场所和空间。同时,构建“两设一聘”课程体系,开设每周一课时劳动教育课,教授学生家务劳动技巧和简单的种植技术;建设劳动实践系列丛书图书角,为学生提供查阅相关资料的平台;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落实。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把课程知识、地方特色、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让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机载体,着力培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新时代好少年。”火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永远说。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场地。修文县实验小学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在劳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实现家校共育。“有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不仅主动打扫班级卫生,还会清洁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教师吕丽欣慰地说。

今年“三八”妇女节,贵阳市金关小学组织学生为身边的女性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用劳动代替礼物,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奉献。同时,鼓励学生将家务劳动作为每周的打卡项目,培养学生坚持劳动的恒心和责任心。

当前,随着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内容的进一步充实,以及劳动教育体系的加快完善,劳动教育在各地的学校常态化有效开展,为综合育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实验小学 生活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