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佳佳 通讯员 蒋新成

“好学肯干,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有呼必应,还帮忙出点子谋划产业,咱们乡村振兴,就需要这样的人才。”4月12日,明晃晃的阳光照进思南县青杠坡镇李家沟村,洒下温暖,看着耐心为务工群众讲解采茶技巧的何旭秋,李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春满脸赞许。

26岁的何旭秋,是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020年,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到全国各大高校定向选聘,她通过了考试签下意向协议,去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便被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分配到该中心工作,今年年初,被派到李家沟驻村。

“何旭秋虽然在我们单位工作,但编制却在市里的‘编制池’里。”铜仁市农业农村局人事科科长杨胜华说,“单位编制不够,市里探索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建立人才‘编制池’,把人才引进来,我们再分流到铜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招商服务中心,解决单位用人难题。”

“不仅是铜仁市农业农村工作有迫切的人才需求,”铜仁市委编办主任汪勇表示,去年以来,铜仁市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强力实施“五大工程”,人才需求量激增,但由于机构编制资源总量控制、存量有限,各部门招聘、引进人才的渠道不够充足。

“与大城市相比,我们在引才、留才等方面不占优势,解决人才编制问题,是我们盘活人才资源的重要突破口。”汪勇说,为了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铜仁从市级编制总量中调剂100名事业编制,建立人才“编制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2021年以来,铜仁各市直单位共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6名,并通过动态管理,将人才输送至各市直单位。汪勇说:“单位有空编后,引进的人才就改用单位编制,‘编制池’的编制,则继续为有需要的部门吸纳人才,循环使用。”

好政策接二连三,铜仁充分发挥人才制度优势,真诚待才,以情留才,对取得铜仁市人才服务绿卡的高层次人才,不仅可以不受用编计划的限制,其配偶也可享受人才用编的优惠政策,随家属办理人事调动手续,通过编制支持,留住人才。截至目前,铜仁市共审批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用编28名。

“在基层锻炼,能够学到不少东西,我所学的专业是茶学,需要经常和茶农共事,这些宝贵的基层经验,会让我更好地为茶产业发展服务。”何旭秋说,铜仁市的人才保障机制让她安心扎根铜仁,将继续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 李家沟村 现代农业 招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