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贵 刘燎 李玲

4月11日一大早,织金县熊家场镇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蚕大棚里,60岁的村民车爱兴正忙着装订蚕茧木格,为4月底开始的养蚕季做准备。

几年前,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车爱兴将自家的20亩地种上了桑树,开始学习养蚕,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每年有5个月可以养蚕,每个月养8张蚕,算下来月收入能突破万元。”车爱兴告诉笔者,看到自己种桑养蚕收益好,村民们纷纷开始效仿。

2016年以来,省总工会先后派出两批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熊家场镇白马、宝山、群潮、化作等地开展驻村帮扶。2021年4月,第三批乡村振兴工作队进入熊家场镇开展驻村工作,队员们紧紧围绕白马村、群潮社区、宝山村、化作村实际情况,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民办事”为抓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赋活力

为选准产业助农增收,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用了1个月的时间走访调研熊家场镇各村产业发展情况,通过拉家常、座谈会等方式倾听群众对发展产业的建议和意见,基本掌握了各村的村情、产业结构、发展基础等情况。

“种桑养蚕在熊家场镇已有一定基础,扩大桑树种植规模,推进桑蚕产业链建设,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种桑养蚕大有可为。”通过走访调研,驻村工作队队员达成共识。

心里有了底,工作就有了方向。工作队先后带领白马村、宝山村、化作村干部群众外出对桑树种植、养蚕模式、蚕种孵化、蚕茧抽丝以及桑树循环利用等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在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宝山村合作社蚕房建设项目现已基本建设完工,预计今年5月投入使用;化作村合作社养蚕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预计今年4月底开展养蚕工作。

“化作村养蚕大棚投入使用后,吸纳群众务工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家提升种养技术。”省总工会驻织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白马村第一书记何维介绍,基地由省总工会先后投资95万余元援建而成,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养蚕棚1700平方米。目前,该村已累计种植桑树1200余亩,预计今年将带动20余户脱贫户参与务工或养蚕实现增收。

工作队还邀请贵州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专家到宝山村把脉产业发展,对桑树种植、蚕棚建设、蚕种选优等技术要领进行细致指导,并就下一步技术支持达成初步意向;邀请省级蚕桑种植养殖专家到宝山村就桑树种植管理、小蚕共育、大蚕饲养、蚕病识别与防治等开展培训,培训群众100余人,为该镇蚕桑产业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产自白马村的“岺南蚕丝被”已名声在外,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今年还和京东电商签订了销售协议。

初心不改为乡村振兴增动力

持续做好帮扶项目运行的同时,工作队先后启动熊家场镇群潮社区广场污水管网改造、群潮社区广场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完成群潮社区“工会巷”路面硬化工程;为白马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购置皮卡车1辆,解决蚕桑运送难题,并帮助该合作社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推动白马种桑养蚕项目可持续发展。

通过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搭桥,宝山村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资金432万元,解决了该村种桑养蚕及深加工项目融资难题。成功落实175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化作村二上、二下、小坝等村民组修筑水泥硬化机耕道4公里,为下一步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提供了交通保障;完成化作村通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及配套工程,为化作小学学生及周边村民出行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省总工会累计为熊家场镇争取帮扶资金1.6亿余元,先后帮助熊家场镇改造校园校舍10余处,修建中型水库1座,为白马村蚕桑产业园、群潮社区油辣椒产业园和宝山村、化作村种桑养蚕项目提供大力支持。自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以来,已争取各类项目和帮扶资金支持累计达1000余万元。

整治环境为乡村振兴添色彩

驾车驶入群山中的熊家场镇,一条条通村路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村庄,一栋栋黔西北民居掩映在樱桃树下,一片片桑树从山脚延伸到山腰。

为了助推熊家场镇人居环境治理,驻村工作队按照农村“五美”要求,在白马村、群潮社区、化作村、宝山村先后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宣传环境卫生工作。

工作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通过初步推荐、实地评分等方式,推选出宝山村2021年“五星卫生清洁户”“四星卫生清洁户”“三星卫生清洁户”共21户并给予奖励,激发了农户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提高了村民的卫生意识,为进一步美化环境与提升改善村容村貌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工作队还协调投入资金实施白马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一期工程,实施完成化作村先锋组通组路硬化、群潮社区月亮洞桥和便民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关键词: 种桑养蚕 省总工会 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