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内23家医院“一号管三天”政策实施满月。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实习生唐凯琳


(相关资料图)

广州市内23家医院“一号管三天”政策在7月18日实施满月。日前,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全市试点医院共为约1.95万人次提供了免费续诊服务,为市民节约挂号费近50万元。市卫生健康委正调研分析试点一个月以来的情况,预计下一步将扩大“一号管三天”医疗机构的范围。

“一号管多天”省事又省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贾炜介绍,“一号管三天”实施近一个月,该院为约2000人次进行了续诊,儿童患者比妇女患者占比稍大。他表示,符合“一号管三天”政策的患者续诊优先由医生诊间完成续诊预约,减轻了患者的续诊挂号压力,节省了患者时间和费用。

市民李女士曾体验了该院的续诊服务。她表示,从就诊自主报到、候诊到就诊的全流程,续诊与普通挂号就诊都没有不同,唯一不同就是续诊无须缴交挂号费了。

据了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拥有先进的七级电子病历系统,“一号管三天”项目依托于七级电子病历系统,增加了“一号管三天”的模块,通过这个模块医院能够实现对患者诊疗信息的全流程跟踪和管理,患者的挂号、就诊、检查、治疗等各个环节会在这个模块中实时更新,医护人员可以在模块中根据不同的场景为患者预约“一号管三天”的续诊号,还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诊疗进展,从而更好地安排后续诊疗计划。同时,医院还持续对模块进行优化改进,升级“一号管三天”续诊功能。

“我院推行的‘一号管七天’政策,让患者将精力集中于诊疗本身,而非烦琐的挂号手续上,减少了患者在挂号环节的无效等待和奔波,让复诊变成了在有效期内‘随到随看’,极大提升了就医的便捷性和整体效率,也显著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和对医院的信任感。”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冯伟红表示。

报告提速快患者少奔波

理论上来说,“一号管三天”政策实施后,续诊量会增加了医生整体的工作强度。但贾炜表示,以该院目前1.6万人次左右的日门诊量来计算,每天七八十人次的续诊量,平均到各个科室、每个医生头上,实际上增加的工作量并不多。冯伟红也介绍,医院门诊秩序良好,未出现因政策导致的混乱或拥堵。

各院对检验检查出具报告“提速”,是背后的原因。“医院一直在尽量加快检验检查出报告的时间,当天能出结果的检查检验项目越多,患者需要‘多跑一趟’的情况就越少,也能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贾炜介绍,目前,医院门诊里面的检验检查1天内可发报告的项目占比约为86%。检验科收到标本后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检验报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生化免疫项目、超声、X线的检查结果均当日可查。

冯伟红则表示,因为续诊号占用部分号源,对号源紧张的专家门诊有一定影响,因此,医院优化检查检验流程,缩短报告出具时间,减少患者续诊需求,同时动态调整号源分配机制,平衡首诊与续诊号源比例。政策实施一个月以来,信息系统、挂号流程、医生工作站等环节基本适应了新要求。

优化大数据效率再提升

在“一号管三天”运行开始后,各医院持续收集运行中的各项数据以及门诊医生反馈,及时发现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调整优化相关流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谭三智举例,在政策实施的头几天,曾收到出诊医生们的反馈:“政策是6月18日实施的,一些患者是在那之前一周内来看的,检查结果出来后,问是否也能免费续诊。”尽管这些患者的首诊在政策实施的节点前,但谭三智表示:“我们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要让患者达到完整诊疗的目的,和我们的初衷是一致的,我们就要做。于是我们通过护士站预约的模式,为这批有需要的患者也办理了免费续诊预约。”

“因为政策还比较新,并不是每位就诊者或者家属都能够全面理解,我们在接诊过程中要进行更多的解释工作。另外我们在续诊的时候,也要合理地安排就诊秩序,这样也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贾炜表示,“一号管三天”是针对当次就诊未完成的情况提供免费续诊,“假如一名发烧的小朋友,做了检查、当天出了结果,也根据检查开了药,实际上这次诊疗就完成了。如果孩子一两天后又发烧了,再来就诊就不属于续诊的范畴,需要重新挂号。另外,产科经常会提前预约下次产检项目,也不属于‘一号管三天’的范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方表示,将结合大数据分析复诊规律,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确保政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兼顾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张青梅 通讯员穗卫健宣、胡颖仪)

关键词: 太平洋生活网 观察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