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10月6日晚上7点,中秋满月悬于花都区炭步镇㘵溪村㘵头夜空,伴随着响亮的一声“点火!”三层半高的禾楼在村民倒计时声中轰然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围观的游客与村民发出阵阵欢呼,孩童们举着风车追逐飘散的火星,老人们则对着火光喃喃祈福。㘵溪村㘵头的率先点火,也拉开了炭步全镇中秋同庆“烧禾楼”的浪漫序幕。
随着㘵溪村㘵头的第一簇火苗窜起,当晚塱头村、茶塘村、文二村、华岭村、三联村、大坳村、水口村、平岭头村、石南村等其他18个村也在同一时间燃起“烧禾楼”,点燃民俗文化之火。刹那间,炭步镇夜空被十数条火龙同时照亮,飞溅的火星如金雨倾泻,将“火烧旺地”的古老信仰化作视觉奇观。
“‘烧禾楼’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对汉人进行了高压统治,于是当地汉人进行激烈反抗。当时各地相约在中秋节这天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共同起事。虽然最终反抗失败,但是‘烧禾楼’这一习俗却一直保留下来,并逐渐演变成全镇各村在中秋这天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烧禾楼,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炭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太震撼了!火焰冲天而起,简直像神话里的场景!”王先生一手提着传统灯笼,一手紧握相机,快门声与他的惊叹声交织。这位专程从东莞驱车赶来的游客透露,两天前在朋友圈刷到炭步镇烧禾楼活动的预告,便立刻规划了这场民俗之旅。“我们家乡没有这种活动,感觉特别新奇特别热闹。”同样来自汕尾的张女士也是看到有这个活动后特地赶来参加,看到如此震撼的场景,顿感不虚此行。
据村民描述,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烧的时候会在塔口放上些木糠柴,或禾秆草之类物品,让温度更高。有时村民还可以往上面撒些粗盐,爆裂后绽发出无数的小火花,用长竹竿向塔口撩动,火花就会从塔周围向塔顶集中喷发,形成很高很美的火光,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云霄,映红了半个天边,在夜色中非常壮观。“禾楼”特色各异,但通常砌成3米高的瓦塔。“禾楼”火花越高,寓意着来年越好。当地村民有句俗话:“火烧旺地,越烧越旺”。
活动现场
在炭步还有一首“烧禾楼”童谣:“恭喜发财,请你摞个“官司”来(译音:意为稻草、干柴)”(炭步镇有“烧禾楼”的村在准备搭“禾楼”的时候,皆由小孩去各家各户收取稻草、干柴。在收取的过程中,他们都会唱起这首童谣。)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月饼聊天,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在漆黑的夜里美不胜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 炭步宣 黄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