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嘉祥校区四年级八班的学生李沐宸因发现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历史配图错误。

文章提到的公元1120年是北宋时期,配图是清朝版本

这位十岁的少年在预习《朗文英语世界》教材发现:课文讲述的是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但所配插图却是清代版本,存在明显史实不符问题。经家长反馈至四川省语言文字教材处后,出版社迅速回应,已启动向故宫博物院申请宋代原版图像授权的流程。

10月21日的一次晚间预习中,李沐宸注意到教材第三单元第14页的内容提到“回到1120年的宋朝”,介绍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然而,他却发现配图中的建筑风格、人物服饰与他在历史绘本中看到的宋代原作风格明显不同。

“他当时很笃定地问我:‘妈妈,1120年是哪个朝代?’我回答是北宋。他又说:“那书上的图就不对,那是清朝的版本。”李沐宸母亲回忆道,“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能如此清晰地分辨出画作风格的时代特征,让我们既惊讶又欣慰。”

面对孩子的质疑,父母没当“童言无忌”一笑而过,而是立刻上网核对。

夫妻二人查阅了央视节目资料、网络资料及权威学术来源,最终确认《清明上河图》确有多个传世版本,其中最著名的为北宋张择端真迹,而教材所用图片实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孩子母亲将找到的错误发送邮件反映给四川省语言文字教材处。

11月18日,他们收到了出版社的回应。

信中明确表示,编辑团队已启动处理程序,正在积极联系故宫博物院,申请合法使用宋代原版《清明上河图》图像的授权。

关键词: 太平洋生活网 观察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