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走进观山湖区第八中学,来自白云区实验中学的刘红梅老师以《阳明心学之旅—探寻中华文化瑰宝》为题,为观山湖区第八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带来一堂阳明心学文化课,用故事串联、互动体验的形式,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在课堂落地生根。

图片

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进校园活动走进观山湖区第八中学

三幕式教学,触摸文化根脉

《阳明心学之旅—探寻中华文化瑰宝》以阳明心学为切入点,教学内容共分为三幕,分别是:“第一幕龙场悟道——心学的曙光、第二幕阳明心学核心思想、第三幕走进阳明心学,传承贵阳文化”。以故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感受王阳明“在事上磨练”的坚韧精神,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实现文化认知与人格成长的双重提升,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图片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

课堂开篇,刘红梅老师以“龙场悟道——心学的曙光”切入,结合史料细节还原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的经历:艰苦环境中的耕种劳作、与百姓的真诚交流、深夜山洞里的静思顿悟,生动的讲述让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图片

刘红梅和学生们互动

进入“阳明心学核心思想”篇章,刘老师避开深奥理论,用通俗语言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概念。“考试失利如何用‘在事上磨练’调整心态?”“和同学矛盾时‘致良知’会怎么指引?”贴合学生生活的提问,瞬间点燃课堂讨论,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见解。

最后“走进阳明心学,传承贵阳文化”环节,刘老师将心学与贵阳城市精神联结,告诉学生“知行合一”是先贤智慧,更是家乡文化基因。邀请大家分享身边践行事例,让本土文化传承可感可及。

名师领航,让深奥哲学变易懂

拥有15年初中历史教学经验的刘红梅,深耕传统文化教学创新,其课程《阳明心学之旅—探寻中华文化瑰宝》曾获2025年市级一等奖。此次授课,她用故事讲述、互动问答、现实联结等方式,让深奥哲学变易懂。

图片

生动的课堂内容,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课

“王阳明心学是中华文化明珠,阳明先生的故事和贵州这片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刘红梅课后接受采访时说,许多学生对阳明心学多停留在“知行合一”表层认知,她希望借这一堂课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阳明心学的精髓。通过解读阳明心学内涵,让学生们领悟“在事上磨练”的坚韧精神,能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境、主动解决问题。

学子悟真谛,心学引成长

“这节课让我懂得了‘知行合一’的意义!”初二(3)班学生陈祉同说,她认为做成事既要明确方向,更要踏实行动,今后会以此为准则。顾晓彤则分享:“以前听爸爸提‘知行合一’‘致良知’却不懂,这堂课让我领悟内涵,也更懂阳明文化对思想行动的指引。”

图片

刘红梅为学生们讲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据悉,孔学堂传习社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教育局联合打造,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能懂的符号与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里“活”起来。本次课程是孔学堂传习社精品课深入基层中小学、普及阳明文化的重要实践,依托优质师资与精心设计,将“心学高地”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育人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