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购买信托类产品。”连日来,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公开撇清购买信托产品。
(资料图)
连日来,中融信托“违约”风波中,上市公司重磅理财产品“信托”被推至台前。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所有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7951只,认购金额合计5601.57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备受青睐,占比近7成。
相比之下,年初至今,3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总额约为92.82亿元。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产品违约,不代表信托行业整体风险较大。
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集体辟谣”
“近期,我司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我司公章、公函等文件,冒用我司名义,以我司无法继续经营发送清退公告、建立专项退还小组为客户进行退返等形式,诱骗客户访问非法网站、加入QQ群等实施诈骗。上述行为与我司无关,且涉嫌伪造印章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我司已向国家反诈中心进行举报。”8月13日,中融信托公开发布声明,但并未正面回应逾期兑付问题。
早在8月初,咸亨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部分逾期兑付。紧接着,南都物业、金博股份表示,购买的中融相关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尚未收到该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投资收益。
不过,根据媒体报道,中融信托相关客服表示,网上消息大部分属于谣言,公司正在紧张处理。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辟谣”行动在行业内蔓延。
8月11日,五矿信托、光大信托、中航信托等机构相继发布声明。其中,中航信托表示,针对近日互联网造谣者发布的有关不实信息,公司高度重视,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收到中小投资者的“灵魂追问”,公司有没有购买信托类产品,特别是中融信托的产品?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8月14日以来,神火煤电、华瓷股份、中南文化、常宝股份、新和成、浪潮信息、星帅尔、炬华科技、连云港、锦浪科技、鸿富瀚、皇马科技、风华高科、海兴电力、大禹节水、东方雨虹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开发声,称公司未购买或未持有相关信托类产品。
不少上市公司表示,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是银行端低风险理财,不涉及中融信托及其相关旗下的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购买信托金额跌至百亿,盐湖股份成信托理财大户
上市公司闲钱理财格局几何?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信托、逆回购、基金专户等类型。
Wind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达到7951只,认购金额合计5601.57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备受上市公司青睐,合计认购金额3754.52亿元,占比近7成。
相比之下,年初至今,3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总额约为92.82亿元。
整体来看,这些信托产品期限多为90天,预计最低收益率基本在4%-7%之间,鲜有收益超过7%的产品。不过,也有信托产品预计最低收益率为8.71%,该款产品期限也相对更长,达到550天。
数据显示,今年18家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的金额达到或超过1亿元,其中,盐湖股份、网宿科技是信托理财的大户,二者年内购买信托产品金额分别达24.2亿元、10.1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上市公司对于信托产品的青睐于2018年达到顶峰。彼时,99家上市公司购入信托产品,金额合计380.22亿元。近年来,这一数据呈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上市公司信托理财金额达315.37亿元。
进入2022年,上市公司信托理财金额锐减至164.96亿元。
个别风险暴露,大面积传染风险可能性较小
贝壳财经记者查询中融信托母公司经纬纺织披露的2022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看到,截至2022年末,中融信托总资产规模为304.27亿元,较期初下降近7%。
从业绩来看,2022年中融信托实现营收50.47亿元,同比降低13.84%;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0.16亿元,上年同期51.7亿元。实现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下滑28.92%。
今年上半年,中融信托实现营收23.5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微增1%,实现归母净利润3.3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86亿元可谓“腰斩”。
德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在研报中指出,此次违约传言涉及的多家信托公司,均发布公告澄清并不存在兑付问题。中融信托在整体信托业中资产规模排行第9,综合排名11。在近几年金融强监管、防风险的大背景下,中融信托风波,并不代表信托行业整体风险较大,乃至将引发金融行业系统风险。
谈及这一事件影响,吴开达认为,违约对于A股影响更偏情绪扰动,实质影响较小,对于非银金融、银行及少数涉及公司或有短期冲击。
浙商证券银行团队分析师梁凤洁指出,此次事件大概率是个别风险的暴露,从全行业来看,信托产品间产生大面积传染风险的可能性较小,短期内产品赎回压力有限。
据其分析,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的情况,不能排除与地产敞口较高有关。从行业情况来看,地产项目出现问题是信托产品违约的主要原因。
从过往数据来看,信托业表现良好。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22万亿元,同比增加1.06万亿元,增幅为5.23%,环比增加776.90亿元,增幅0.37%,自2022年2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企稳势头得到稳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