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区人民法院吕田法庭,这是广州最北、最远的法庭。不过你在地图上搜索,会发现根本找不到这个法庭的准确位置。
在这里,有一群“背着国徽开庭”的人,5人组成的“森林法官”团队,用脚步把司法服务送到了村民家门口。
国徽映绿 深山里敲响法槌
(资料图)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法警张景赞告诉记者,每次到山里开庭,他会背上这个国徽走上几里山路,国徽背在肩上,倍感责任重大。
开庭有时候在山涧边,有时候在竹林里。庭长李长志却说,想找到这里也很简单:肩上的国徽在哪,法庭就在哪里。
跟着这群背着国徽、穿着法官制服、自称去开庭的“法官”们走了两三公里山路。李长志突然看中一处相对平整的空地。清理地上的杂枝、把国徽挂到高处、拉好横幅、摆上身份牌……几分钟工夫,一个“要素齐全”的调解会就搭好了。
经过一番调解,最终,村民同意让出地方。企业也愿意等村民种的农作物收成以后,再回收土地。
国徽高悬下,法理明了,人情也暖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多跑一公里” 助法治扎根乡土
这样的巡回调解,“森林法官”团队最多一天要跑四五趟。李长志告诉记者,这里不比在城市法庭,既然担起“森林法官”的名号,从矛盾调解到普法宣传,再到帮村民解决家长里短的小事,都要处理好。哪里需要,他们就在哪里。
李长志说,“我是农村出身,懂村民的需求,就得用接地气的方式办事。就像跑步,公平正义是终点线,我们多跑一公里,群众就能少跑一公里,大家的目标都是冲线。”
夕阳西下时,李长志和他的“森林法官”团队踏着暮色走出深山。
山路上的每一步,都丈量着司法的温度;肩上的国徽,也让深山里的公平正义,从不缺席。(记者 林丽丽 戴威 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