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通报2019年广东金融统计数据,其中,实体经济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带动社融快速增长,2019年1~11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9万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处于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广东制造业贷款增速创下2013年以来新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更是高达49.6%,制造业大省回归。
实体经济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带动社融快速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9万亿元,同比多增5003亿元,占全国的12.2%,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处于首位。
从项目结构上看,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是人民币贷款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9万亿元,同比多增974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815亿元,同比多增618亿元。
“这两项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较大,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李程枫说。
另外,资本市场融资保持基本稳定。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4303亿元,同比多增1337亿元,这个项目增长较快,主要是受2019年9月新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的拉动,反映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20亿元,同比少增448亿元。
而外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受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和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继续向人民币贷款和表内贷款回归转化。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61亿元,同比少减865亿元;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合计减少2097亿元,同比少减1184亿元。
制造业贷款增速创2013年以来新高
具体来说,在贷款增长情况方面,2019年末,广东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11.9%的增速高3.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19万亿元,同比多增3021亿元,占全国增量的13%。
李程枫分析,贷款增长加快,反映出人民银行采取的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以及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流动性管理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在广东取得了切实成效。
从投向结构看,投向住户部门的贷款增长放缓,投向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增长加快。年末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年末高3.5个百分点。
另外,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大幅增加。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659亿元,同比多增1037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新高,比年初增加1486亿元,同比多增701亿元,而以往的制造业贷款增速基本处于个位数区间。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439亿元,同比多增877亿元,增速高达49.6%。
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在“量增、价减”的同时,信用贷款占比大幅提高,对抵押物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4.56万亿元(不含票据融资),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比企业贷款增速高3.1个百分点,占企业贷款余额的55.1%,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0万亿元,增速高达34.4%。在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中,信用贷款占39.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抵(质)押贷款占37.7%,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
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贷款余额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末低5.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051亿元,同比少增929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6.7%,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信贷增长结构的上述特点,尤其是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长加快等变化,主要是金融宏观调控和信贷导向评估引导的结果。”李程枫说。
存款增长加快
存款增长方面,2019年末,广东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比全国8.6%的增速高3.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3万亿元,同比多增1.10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比年初增加8651亿元,同比多增146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48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比年初增加1071亿元,同比多增3188亿元。
“存款增长加快,一是因为社会融资规模扩大、新增贷款增多,派生效应增强;二是随着同业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趋严,银行对存款资金来源更加重视,月末季末时点社会资金归集和在银行表内表外之间转换力度加大;三是从企业经营上看,库存增长放缓,再加上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有利于企业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回流。”李程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