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国家文创实验区入驻企业复工率达80%以上,浙江宁波7号“梦工场”文化产业园复工率达75%;广州海珠区文化企业复工率达90.7%,近八成企业通过网络办公……一个个跳动的数据背后,是文创行业直面疫情挑战,通过多种手段恢复生产的努力。

“云协作”塑造市场

“嘀嘀”“嘀嘀”,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电视事业部总经理刘维述的微信不断传来新消息,他看了看表,已经下午5点了,连续几小时的工作让他稍显疲惫,洗了一把脸,重回书桌前,他打开企业微信工作群,看到“百变校巴”动画项目组和“猪猪侠”项目组的成员在各自工作群里正激烈讨论着工作进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咏声动漫多个动画项目的制作和发行进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3D动画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每部动画片的制作量都精确到天,延迟复工对项目影响很大。

“为了员工健康,不能让大家回公司。”2月2日,原计划复工日的前一天,公司总裁、“猪猪侠”创始人古志斌在工作群里明确表态。经过讨论,他决定采用全员线上办公、将制作挪到“云端”的办法。除少数因硬件设备等原因需要到公司现场的人员外,咏声动漫全面“云复工”,目前90%的员工在家远程办公。

经过几周努力,远程在线办公初显成效,动画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正一步步向原计划节点靠近,电视动画“百变校巴”、《猪猪侠》第6部大电影也有望按计划制作完成。

据了解,动画项目主要涵盖编剧、原画、分镜、模型、动画、特效、渲染、合成、配音、输出等多个环节。“疫情期间,创作前期的文化创意环节,主要通过网络会议等在线办公方式实现头脑风暴,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没有降低,有时可能比在办公室效果更好。”刘维述对本报记者说。

“文化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意思维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云协作’不仅是一种线上办公手段,更是一种突破时空、互动交流的思维方式。‘云协作’有助于塑造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文化市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对本报记者说。

“未来‘云办公’形式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常态,即使疫情过去了我们也打算继续保留这种办公形式。”古志斌对本报记者说。

“云办公”渐成趋势

线上办公、远程协作等工作形式已不是新鲜事,在减少员工通勤时间的同时减少人员集聚。据了解,2月3日是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钉钉数据显示,当日有上千万企业、近2亿人开启远程办公模式。

“对于艺术设计、网络文学、游戏设计等对计算机技术依赖度较高的行业,远程线上办公可能不仅是疫情当前的应急措施,也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范周说。

但线上办公并不是万能的,一些必要的工作仍需在公司完成。“在动画项目创作中后期,由于对办公硬件设备要求较高,员工需要借助公司设备完成,在做好安全措施与合理安排后,我们正逐步实现线上线下全面复工。”刘维述说。

“2月24日是公司复工第一天。作为专业的数字图像与影像服务供应商,我们的办公方式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将项目拆分成独立可完成的模块后,前期和基础性的工作由技术人员在家完成,待技术整合,如服务器渲染和后台程序测试时再来公司。”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夏维对本报记者说。

不少复工文创企业和产业园都严格采取各类措施保障员工安全,除了定期测量上报体温、清洁消毒、发放防护用品、实行订餐派送等“标准操作”外,一些文化创意企业还针对返工员工情况开发出“人员状况登记”微信小程序,汇总复工数据,或是针对企业内部审批需要开发线上审批小程序,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人员接触。

新技术赋能发展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以往面对面的投资洽谈、商务合作受限的同时,不少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企业共同转战线上,用“屏对屏”替代脸对脸,借助视频直播等形式实现“云签约”。

2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on line”投资合作网络推介会(北京专场)在线举行,吸引了来自北京的27家企业参与,多家企业与成都武侯区三国创意园联网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涵盖影视制作、文化演出、音乐制作等领域。在这场面向一线城市目标企业的定向招商活动中,推介人与在线参会嘉宾隔屏互动,回应企业代表提问,吸引了33万人在线观看。

同日,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浙江杭州,一场跨国“云签约”仪式也如期举行。

浙江杭州下城区政府与日本株式会社东京电视台通过互联网终端,分别在杭州和东京远程签署了“都之漫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方东京电视台以动画及综艺节目闻名,《火影忍者》等动画广受好评。

株式会社东京电视台上席执行役员川崎由纪夫说:“因受疫情影响,此次杭州签约之行未能实现,但我们双方依托便捷的网络平台,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络,实现了‘云签约’。”

除了“云签约”,线下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也充分利用AR、大数据、直播等技术在网上“复出”。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线上直播吸引了84万网友观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利用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讲座直播,在扩大受众同时收获更多粉丝;济南萝卜桃子手艺商店将艺术手作课程调整至线上,手作老师通过微信群和抖音与会员沟通……现代科技赋能文创行业已成一大趋势,在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也昭示着未来文创行业的发展方向。

“疫情期间,人们对于网游动漫、网络文学、移动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充分显露了大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文创行业应面向‘线上’,拥抱5G、大数据、人工智能、AI、VR为代表的新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有业务的数字化迁移。”范周说。

多举措帮扶企业

文化创意行业不乏一些十几人、几十人的小微企业、创业公司。针对小微企业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等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都陆续发布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保经营、稳发展、渡难关上予以支持。

2月19日,北京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保障精品内容创作生产等5个方面出台28条举措。

上海市提出,相关财政扶持资金对演艺、文旅、电竞、文化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主动创新转型、信用良好、符合条件的中小微文创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天津、山西、陕西、江苏等多地明确提出对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类企业予以贷款贴息、返岗补贴等资金扶持。

部分文创园也针对入驻企业施行租金减免措施,截至2月27日,朝阳区78家文化产业园区共为近4000家中小微文化企业减免租金逾2.1亿元。

范周认为:“从政府层面而言,不仅要着眼于疫情防控的现阶段扶持,更要关注文化企业平稳复工复产后面临的问题,从融资支持、行业互助、促进文化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而作为文化创意企业,则应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能力建设,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关键词: 文创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