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此前大规模减税降费翘尾因素,使得今年绝大部分地方下调收入预期,如北京、上海都预计今年财政收入零增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16个公布了1月份财政收入的省份,其中9个省份收入下滑,印证了收入低迷仍在延续。

而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巨大冲击,也开始在财政收入上体现。比如,疫情重灾区湖北1月份还有400多亿元的收入,但2月份收入跌至个位数,十分罕见,而这一窘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多位地方财政人士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疫情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击较大,一些地方收入下滑明显。

“2、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负增长将是确定性事件。不过,随着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财政收入会逐月回升,低拐点可能会在6月份。”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公开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改变。随着复工复产,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持续的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也会不断增加。

低迷开局

财政收入折射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被称为经济“晴雨表”。而且政府运行、老百姓福祉都离不开财政收入的支撑,因此收入状况备受市场关注。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的16个省份1月财政收支数据中,至少有北京、上海、山西、河北、安徽等9地财政收入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今年1月,山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9.8%,陕西同比下降16.63%,河北同比下降11.7%,内蒙古同比下降9.5%,北京同比下降6.5%,辽宁同比下降3.9%,上海同比下降1%,青海同比下降1%,安徽同比下降0.9%。

广东、江苏、广西等地1月财政收入微增。但财政收入规模全国居首的广东,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仅0.2%。

浙江和江西1月财政收入保持5%左右增速,贵州达到9%,云南则达到两位数增速,为10.2%。

“1月份地方财政收入低迷有些超预期。”王振宇说。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1月的地方财政收入延续了去年低迷态势,这跟去年2万多亿元的减税降费效应持续释放有关,也跟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企业提前放假有关,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也有一些影响。

其实,今年不少省份下调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据统计,29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平均增速目标约为3.1%。其中,上海、北京两大发达地区预计零增长,吉林更是预计负增长5%。

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为了防控疫情,不少地方企业停产停工,也导致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

比如,虽然湖北尚未公布今年1月的财政收入数据,但根据财政部信息,由于今年1月是根据上月的情况缴纳税款,因此疫情重灾区湖北1月的收入还是实现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而去年1月,湖北财政收入为458亿元,因此预计今年1月仍有超400亿元的收入。

但从1月下旬开始,湖北各地采取严格措施封城,企业基本停工停产。一位熟悉湖北财政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湖北2月财政收入仅为个位数。

许宏才也在3月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湖北2月份只有零星收入入库,但是2月末湖北的库款情况还比较好,原因是除了疫情防控和基本的支出安排之外,有很多的支出实际上没有开支,所以总体到2月份为止,库款余额有1306亿元。总体来说,跟正常的需要相比是够的。

1月财政收入状况还不错的贵州,收入增速也开始明显收窄。贵州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至2月中旬,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已经收窄至4%,其中最为核心的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

施正文表示,受疫情影响,纳税申报有所延后,这导致2月份各地财政数据会比之前晚些出来。同时,疫情叠加新旧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地方财政收入很可能会有两位数降幅。

支撑他这一判断的是,受疫情影响,2月份制造业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均创下历史最低值。这几个数据的低迷,意味着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将明显下滑。

安徽省财政厅分析,由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短期内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压力,进而影响财政收入增长,预计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增收困难。

江西省财政厅分析称,疫情的发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给财政组织收入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同时,疫情防控资金、“三保”等民生保障必须足额保障到位,全省财政收支矛盾将十分突出。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一季度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也很正常。财政收入全年情况还得看疫情后经济恢复振兴情况。

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抗疫,财政部等部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揽子阶段性减税降费新政,仅社保降费就减负6600亿元。专家预计,今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又将超过1万亿元,而这也使得财政收入更加紧张。

以收定支、优化支出

尽管财政收入减少,但刚性财政支出如防疫支出、扶贫支出等力度不减。施正文认为,今年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大,收支缺口扩大,赤字规模会较上一年有明显增加,赤字率(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突破3%。

为了做到财政收支平衡,今年更加强调以收定支,即收多少钱办多少事,并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此外,“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是底线,必须确保“三保”支出。

比如,虽然收入有所下滑,但1月,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也分别同比下降2.6%和6.1%,支出重点投向民生等优先保障领域。

辽宁省在全省1月财政收入下滑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统筹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资金需要,1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4.1%,民生相关支出占比在七成以上。

疫情重灾区湖北更是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许宏才介绍,中央财政建立了对湖北省按周调度资金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三保”支出库款的保障。3月份的第一周已经给湖北省提前拨付资金350亿元。未来还会按周及时拨付资金,保证湖北省库款资金周转的需要。

“现在地方的‘三保’不会出大问题,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发工资存在困难的情况。”许宏才说。

施正文表示,在当前财政收入形势下,各地肯定会进一步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将资金用于民生保障。尽管地方财政收入困难,但兜底“三保”问题不大。现在关键是财政要进一步发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从而促使经济进入正常运行轨道,这样也才能使得财政可持续。

“疫情结束后,一些行业企业依然复工复产困难,因此有必要出台针对性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施正文说。

关键词: 财政收入 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