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在公开场合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榜样,未来深圳市60%市民将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在“7·15”深圳楼市调控政策发布一个多月后,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的提出引发关注。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大租赁住房的供给将是现有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补充,落实后将会有效降低年轻人和外来人口的短期购房压力。但学习“新加坡模式”存在一定难度,供地短缺等问题仍待解。
力争较好缓解住房供需矛盾
专家:将降低部分人群短期购房压力
新加坡从1964年提出让 “居者有其屋”,鼓励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购买由建屋发展局兴建的组屋(政府所有权,公民可以居住99年),建立起组屋+商品房的二元房地产结构,即“新加坡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高达82%的新加坡公民居住在组屋里,住房自有率和组屋自有率均在90%以上。
此次,深圳提出 “大力发展公共住房”,亦是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供需矛盾的尝试举措。
张学凡表示,“房住不炒”定位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根本遵循。
“我们的目标是将来让深圳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用5到8年时间建设110万公共租赁住房。力争使得住房供需矛盾得到较好地缓解,让市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房地产税收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姜先登认为,加大租赁住房的供给将是现有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补充。此举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年轻人和外来人口的短期购房压力。若成功落实,该政策将为未来我国一二线城市的住房保障政策起到示范性作用。开发商将有可能在未来承担相关租赁住房以及相关周边配套设施的设计、建设任务。
“深圳若要学习新加坡模式,影响主要体现在住房制度和住房开发两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计,在解决住房矛盾等方面,深圳会在大规模建房行动方面进行各类土地供应和政策扶持等。同时,随着以政府主导的销售型住房和出租型住房的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或会成为重要的产品类型。相关房企亦需积极转变投资策略,适应住房市场的变革。
深圳供地不足难题待解
专家:应多修建高容积率住房
对于深圳此次提出的“加大租赁住房建设”,有专家认为,虽然“新加坡模式”的理念不错,但在具体落实中或许具备一定难度。
“新加坡模式的核心是供应量充足以及住房投资属性的变化。而从过去历史看,深圳目前土地供应较少,不够满足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简单的学习新加坡难度很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据悉,深圳常住人口从1979年的31.41万人,到2019年的1343.88万人增长约42倍。目前,深圳人均居住面积为27.8平方米,而2018年住建部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平方米。
据深圳市住建局今年发布的《住房发展2020年度实施计划》显示,深圳居住用地占全市总建设用地的22.6%,远低于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25%-40%的下限标准。
对于深圳住房用地短缺问题,姜先登建议,未来在租赁住房项目设计开发时,应该多修建高容积率住房。同时做好公共交通、生活设施的规划建设,降低住房所在区域与主城区的通勤成本,总体提高租赁住房的吸引力。
“此外,需要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对公共住房的申请资格做出合理要求,杜绝相关寻租行为,让政策红利落到实处。”姜先登表示。(王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