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于9月15日至17日举办,陕西一批国有骨干企业展现了“硬科技+”的风采。凭借硬科技与国企改革、传统业务、企业转型、产业链的融合,陕西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力提升,为全国国企的“强身健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标本。

大力“去机关化”

千方百计重用科技人才

硬科技是指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确的应用场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我国输配电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硬科技领军国企——中国西电集团,近年来在加快技术革新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去机关化”改革,凝聚人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激发企业活力,使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迅速实现满产运转。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进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一个特高压生产车间,看到近百名工人正在紧张而忙碌地操作着大型设备。中国西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忠泉告诉记者:“今年虽有疫情,但干部职工的活力和拼劲并未受影响。这归功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人事制度改革。”

作为老牌国有大型企业,中国西电集团也曾有国企普遍存在的管理人员“机关化”现象。为激发企业活力,中国西电集团近年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市场规则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化进程。

“企业转型,首先是人才转型。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去机关化’改革,优化人员结构,将总部的150多人减少至100人,中层干部编制压缩20%,一般管理人员精简比例超过30%。”白忠泉说。

干部岗位精简,谁走谁留,一切凭个人能力决定。中国西电集团实施了集团总部全员竞聘,推动子企业管理岗位公开竞聘,减下来的干部全部充实到生产经营一线。2018年以来,中国西电集团党委管理干部人数减少近20%,优秀年轻干部占比不断提升。

在做好管理人员“减法”的同时,中国西电集团积极做好技术人员的“加法”。“我们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技术在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等都需要大批技术人才。”白忠泉说:“为此我们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录用力度,对于优秀的硕士毕业生,我们是来一个用一个。”

同时,中国西电集团通过科技人员分红等改革举措,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热情。“项目分红不仅全面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还实现了市场和技术的密切结合,企业工作高效协同,效果明显。”西电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解决方案项目经理孙小平介绍说。

中国西电集团“去机关化”改革凝聚了优秀人才,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硬科技的发展,重点产品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较大突破。今年疫情期间,中国西电集团自主研制了国内首台500千伏直流并列开关,运用于云贵互联通道工程中的新式电抗器在国内首次应用;燃机用发电机断路器、发电机用大电流互感器等重点产品研发如期推进。

在硬科技的支撑下,为构建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西电集团深耕中国本土这个世界最大的输变电装备市场,与国内上下游企业建立了良好关系。在陕西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西电集团中标率达86%。同时,中国西电集团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国外订单现在已经占到企业总订单数的25%,我们在东南亚、非洲市场占有相当份额。”白忠泉说。

革命“传统采煤”

无人作业“技术在手”

在陕西最大的煤炭国有企业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明亮宽敞的指挥控制中心,穿着白色衬衫的“矿工”刘锦,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里采煤机高速运转开采的画面。

这是一个实时传送的画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指挥控制中心底下偌大的煤层工作面上,只有一位井下巡视人员,没有一名开采工。

“原本煤炭开采工作面,采煤一线每班9名工人,现在1人井下巡视,2人地面远程操作就可以采煤。”刘锦告诉记者,目前开采煤炭不仅矿工比以前少很多,而且无须工人在工作面上开采。

这套由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主导开发的“远程干预+地面操控+井下巡视”的煤炭开采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它通过采煤机自动化技术、工作面视频监控技术、远程集中控制技术、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技术等集成,实现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全可靠性高、工程质量高、企业效益高。

从2008年开始探索至今,这套技术在黄陵矿业公司实现了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到厚煤层的智能化开采全覆盖,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煤矿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垄断,标志着中国煤炭行业跨入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始建于1989年,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2014年4月,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率先实现了薄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2016年5月,我国首个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在黄陵矿业成立,已获授权专利97项。

作为黄陵矿业公司科技创新的核心人员,技术中心业务主管张玉良说起当年的技术攻关感慨万分:“我们是‘边实施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最终攻克了防片帮技术、顶板破碎围岩智能控制技术、底板软弱围岩智能控制技术等,创新开发了大采高智能综采装备及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为智能化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采用这套技术后,黄陵矿业公司一线矿工人数大幅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作业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刘锦对记者说:“原来矿工在工作面要接触煤尘和噪音,现在在地面上操控设备就可以采煤,大大提高了健康指数。”

公司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机电部副部长李悬说:“一号煤矿较薄及中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采用智能化开采技术后,与传统开采相比,一年可以节约人工费用800万元左右。”

“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坐在地面采煤。”井下智能化“无人开采”梦想,现在终于在黄陵矿业得以实现。“硬科技+”传统业务,将使越来越多的国内煤矿跨入智能化时代。

转型“服务制造”

关键时刻顶得住

全球知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几乎都经历过数次重大危机的考验,这些老牌企业常常在危机发生前,就准备着一套或数套备用方案。我国“隐形冠军”企业成长时间较短,经历的重大危机较少。疫情突然袭来,不少企业手忙脚乱,但也有一些企业因提前准备了“危机备胎计划”,得以从容应对,甚至逆势增长。

全国工业鼓风机行业的领先企业陕鼓集团,就是其中典型。今年一季度,陕鼓总订货额同比增长169%,实现逆势高增长,“工业服务+运营”板块贡献巨大,占销售订货额的比重高达84%。

记者了解到,2005年至今,陕鼓为工业鼓风机用户定制好了工程总包、气体运营、金融、供应链、智能化等52种服务端、运营端业务,在产品销售市场有变的情况下,工业服务板块迅速顶了上去。

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认为,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体现。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占GDP总量的80%左右, 这些服务中有60%至70%是围绕制造业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产制造企业转型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这是趋势;另一类是没有生产制造基础的服务型企业。而像陕鼓这样由生产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应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向用户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系统服务,助力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为此,陕鼓强化服务型制造探索,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攻坚战中,陕鼓500多人的专业系统服务队伍,全身心地为宝钢湛江及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5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提供智能化的“保姆式”工业服务支持。陕鼓40多个维保、运营、服务团队在疫情期间24小时连续作业和服务,保障了用户的正常生产经营需求。

“硬科技+”企业转型,有效增加了陕鼓“隐形冠军”的成色。2020年上半年,陕鼓集团实现总销售额266.51亿元,同比增幅149.24%,营业收入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交出了“战疫情、促转型”逆势增长的“硬核”答卷。

“全产业链”破局

带动地方工业浴火重生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咸阳市因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咸阳彩虹集团这家大型国企而被称为“电子城”。这里是我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第一套彩色玻壳的诞生地。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彩虹职工的收入和地位很让当地人羡慕。

“我赶上了彩虹辉煌时代的末班车。那时收入高、福利好,职工有2万多人。”彩虹中层干部、1997年进厂的王文涛回忆说:“后来经营不行了,职工被迫分流,到2012年时全厂不到8000人。”

2005年,国内平板液晶电视开始进入市场,彩色显像管大幅萎缩,几经尝试,咸阳电子工业在产业转型的路上始终踟蹰不前。直到2012年,在各方不遗余力的努力下,彩虹集团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CEC),并计划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才得以重新崛起。

后来的事实证明,彩虹集团以“硬科技+”产业链,带动了咸阳电子工业的浴火重生。2015年12月25日,投资280亿元的CEC8.6代线液晶面板项目破土开工。项目工程浩大,仅钢结构重量就相当于3个北京鸟巢的重量。短短两年时间,这条现代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为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咸阳围绕彩虹厂引进了年产400万台电视整机的冠捷项目,并陆续在周边形成了G8.6玻璃基板、林德制气、生益科技、冠石偏光片、卓英社背光模组、峻凌电子TFT-LCD面板等35家配套企业。咸阳市委书记岳亮说:“在咸阳高新区生产液晶显示器,我们可以从石英砂原料一直做到终端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零距离运输和零库存。”

由此,咸阳高端显示行业显现了很强的市场生命力。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在复工后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均快速实现了饱和生产。该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玻璃基板的生产企业虹宁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春节期间,我们企业没有停产,包括上班安全、饮食安全在内的所有问题,政府都给协调解决好了。企业设计月产能12万片,实际产出高达13.1万片。”

由于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在饱和生产,该行业在咸阳的终端企业、生产液晶电视机的冠捷科技公司到3月份时出现了满负荷生产,平均每20秒就能生产出一台电视机。凭借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电视机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欧洲,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国企硬科技的力量。

关键词: 聚焦“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