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前期政策保驾护航之下,新的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
从路径来看,9月3日和4日,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
由于在前端价格放开的情况下,车险综合改革需要有比较严格精算制度作为保障,所以,中国银保监会又在近日发布《示范型商车险精算规定》。
9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进一步发布《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浮动系数的公告》,明确了2020年9月19日零时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老交强险保单均按照新的责任限额执行。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车险改革的最大亮点在于,保险责任增加了,但是保费却将面临下降。
有预测称,在费率调整后,行业整体保费规模可能下降,商业车险基准纯保费水平下降了40%,签单保费下降14%,各保险公司继续打折还要下降15%至30%,预计将为个人和社会减少800亿至1000亿元的保费支出。
与时间赛跑
差不多两周的时间,所有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都要完成系统联调测试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9月11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召开车险综合改革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同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又发布商车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包括《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产品基准纯风险保费表(2020版)》《特种车商业保险示范产品基准纯风险保费表(2020版)》等系列配套。
更加紧张忙碌的是各家财险公司的经营主体。因为,在当下如何应对车险综合改革是各家财险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一次完全是与时间赛跑”,在某保险公司从事IT开发工作的小赵近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他告诉记者,为了配合车险改革,确保在9月19日新的车险系统能如期上线,他和他的技术团队人员从9月1日起开始连续加班,已经加班半个多月了。
按照8月26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的通知,车险综合改革联调测试环境于9月1日开放至9月17日关闭。
差不多两周的时间,所有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都要完成系统联调测试工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时间也非常紧,不少财险公司信息技术部门都面临加班加点赶工的情况。
中国银保信于9月19日对车险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新的车险系统如期上线,而所有保险公司都将在新系统销售保单。
与车险综合改革相关的培训、理赔准备工作也在紧张筹备中。“总公司、省公司、市公司都在为这个做准备,公司除了推出线上的车险综合改革培训,还组织进行线下的相关业务人员抓紧学习,参加车险综改知识考试。每天都要考试,除了门口看门的人员不考,大家都要考,必须人人考试过关。”一位人保财险安徽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同样与时间赛跑的还有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一些公司在车险改革前全力“抢收”“多收”。某些大公司甚至要求分公司“将9月30日作为全年的收口,全力打好收官战”。
一位中小财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他最近在抓紧时间联系最近需要续保的客户。“时间太赶了,大家都争在最后的关口赛跑,我不给客户打电话,就很快会有其他公司的人联系客户,把客户抢走了。”
综合全面改革
与以往车险改革不同的是,此项改革既涉及交强险改革,也涉及商车险改革;既涉及条款改革,也涉及费率改革;既涉及产品改革,也涉及服务改革;既涉及车险市场改革,也涉及车险监管改革,是一项全面综合立体的工程。
车险涉及百姓生活、交通安全、汽车支柱产业等多方面。
今年前7月,全行业车险保费收入4762.87万元,相比一季度车险受疫情影响车险保费的负增长,保费增速企稳回升。但费用率同比上升,抬头迹象明显。今年一季度综合费用率37.53%,7月份达39.45%,同比环比增长明显。当前车险市场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问题比较突出。
此次车险改革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商业车险从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通过引导保险公司加大服务投入,力图扭转车险高手续费投入的模式,将更多资源投入客户服务领域、理赔领域,将费用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回顾车险改革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2001年,由监管部门统版条款费率。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底~2007年,由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经监管部门审批后执行。第三个阶段是2007年~2015年,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A、B、C示范条款与费率,供各个公司使用。这个阶段出现了“无责不赔”“高保低赔”等争议问题,受到社会诟病。第四个阶段是2015年到2018年的商业车险改革,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定价权。但多次改革,车险领域的问题与乱象仍然存在,单项改革围绕局部难以奏效,只有综合改革才能疗愈车险沉疴。
与以往车险改革不同的是,此项改革既涉及交强险改革,也涉及商车险改革;既涉及条款改革,也涉及费率改革;既涉及产品改革,也涉及服务改革;既涉及车险市场改革,也涉及车险监管改革,是一项全面综合立体的工程。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车险改革最大的亮点是保险责任增加了,但是保费却将面临下降。不光是商业险增加了保险责任变化,交强险部分责任也增大了,优惠力度明显。
如改革后,交强险有责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100元不变。
而商业险部分则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变化,一是NCD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计算规则的变化,二是险种责任的部分,原来部分附加险是单独购买的,而此次则放入到车损险责任里面了。
此次车险改革示范产品的车损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保险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支持行业开发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附加险产品。
同时删减了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合理删减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
有监管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正确认识车险的目标和意义,正确履行车险的社会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车险条款表达不够简洁、清楚,特别是免责事项,引起了大量的争议问题。
“一些公司受内部管理水平的影响,对承保理赔过程中出现的欺诈风险、道德风险认识不足,希望通过设置免责条款替代风险防控工作。这些公司应该加快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增强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防渗透能力,而不是应保不保、应赔不赔。这些问题不解决,只能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维持低水平的服务供给,限制自身的发展,公司也没有自身能力建设动力和压力,这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该监管人士表示。
除车损险的变化之外,商业三者险的保额由原来的5万至500万元的范围调整至10万至1000万元的范围,保险金额进一步提升。
在附加费率方面,商业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同时监管部门还表示,适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
据了解,此次车险的保费计算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即商业险保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其中费率调整系数包括NCD系数(无赔款优待)、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整合为“自主定价系数”。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第二步适时完全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
此外,配套力度较大也是此次改革的特点。此次改革配套了费率回溯、产品纠偏制度、保费不足准备金制度、实名缴费和电子保单制度等配套工具。
对于车险中介的严格监管也在加强。此次综合改革将建立健全车险领域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同查同处制度,严厉打击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虚开发票、捆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保险机构与中介机构完善信息系统对接等建设,规范手续费结算支付,禁止销售人员垫付行为,禁止中介机构违规开展异地车险业务。
中小险企的挑战
车险综合改革需要形成以风险为基础的车险条款费率机制,促进各险种、各车型、各区域车险价格与风险匹配。但是中小险企长期粗放经营,相关专业人才也缺乏,根据每辆车从人从车的定价能力缺乏,预期赔付怎样心中也没数。预计行业会在前期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
某险企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经过粗略测算,同等条件下,新的条款费率使用后,家用车的保费可能会有40%左右降幅,营运车的保费可能会有20%左右的降幅,而相反保险责任增加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承保利润可能会降低。
2019年,全行业共承保汽车2.8亿辆,保费收入8188亿元,车险在财产保险业务占比63%。
有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经过测试,在费率调整后,行业整体保费规模可能下降,商业车险基准纯保费水平下降了40%,签单保费下降14%,各保险公司继续打折还要下降15%至30%,预计将为个人和社会减少800亿至1000亿元的保费支出。
多位财险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改革对于中小险企可以说将为面临生死大考。
一位曾任职某财险公司总裁的人士告诉记者:“行业的一个共识是中小险企压力越来越大。车险综合改革需要形成以风险为基础的车险条款费率机制,促进各险种、各车型、各区域车险价格与风险匹配。但是中小险企长期粗放经营,相关专业人才也缺乏,根据每辆车从人从车的定价能力缺乏,预期赔付怎样心中也没数。预计行业会在前期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
“降费、扩责,责任扩大意味着赔付面会扩大。赔付率上升,车险业务亏损,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则需要通过投资来弥补亏损,但小公司资本金少,赔付率高,管理成本不低,通过投资挽回损失很困难。”
目前各大险企都在提升非车险业务占比,优化产品结构。而从车险向非车险转型对于中小险企同样并非易事。
“地方系险企在它的法人所在地有一些非车险业务,在它的总部所在地以外的分公司,非车险业务占比很低,这是一个通病。注册地在北京、上海的中小财险公司则更没有优势,在拓展非车业务上还不如地方法人主体有政府和股东的支持,生存则更为艰难。”前述保险公司高管认为。
“可能出现行业性亏损,近年来财险行业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疫情期间综合成本率在96.77%左右。如果不理性,短期内就可能发生一放就乱,深度亏损的现象。”某权威监管人士也认为。(本报记者宋文娟北京报道)
关键词: 车险综合改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