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动荡,欧美主要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三”的情况下,A股市场周四则逆势上涨,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业内人士指出,前期市场的调整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是A股市场表现出韧性的主要因素。
沪指低开高走上涨0.11%
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黑色星期三”。受到疫情影响,周三(10月28日)欧美股市再度大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943.24点,跌幅3.43%,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标普500指数下跌119.65点,跌幅3.5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26.48点,跌幅3.73%。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创下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被华尔街称为市场“恐惧指标”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则突破40,达到6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股市也遭受重挫。10月28日,英国富时100指数跌2.55%,收报5582.80点;法国CAC40指数跌3.37%,收报4571.12点,德国DAX指数跌4.17%,收报11560.51点。Wind统计数据则显示,2020年以来上述三大欧洲股指已经分别累计下跌了25.98%、23.54%和12.74%。
相比之下,A股市场的表现更具韧性。10月29日,A股在全球一片跌声中逆势上涨。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低开高走,收盘上涨0.11%,收报于3272.73点,深证成指收盘上涨0.98%,创业板指上涨1.10%,科创50指数则上涨0.43%。当天,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北向资金再度呈现净买入状态,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5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8.32亿元,合计净买入17.86亿元。截至10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上涨7.30%,深证成指累计上涨了29.61%,创业板指则累计上涨了50.15%,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显著领涨位置。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外围市场大跌对A股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他指出,三季度A股市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调整,市场的估值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释放,特别是之前涨幅比较大的一些消费股,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整。
基本面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的充分调整释放了估值的压力,而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的改善则为证券市场的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三季度国内GDP增速实现4.9%,环比回升1.7个百分点,投资、贸易均对GDP形成支撑。一方面,三季度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转正,在新老基建提振下,扩内需政策稳步收效;另一方面,三季度国内出口贸易额达5万亿,创下年内季度新高,防疫、医疗物资等特定产品出口强劲,助长国内经济恢复的先发优势。
稍早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月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受益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我国工业企业生产销售迅速恢复、稳健增长,供需关系持续改善。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营业收入增长4.8%,均呈逐季回升态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一季度下降36.7%,到二季度增长4.8%,再到三季度加快回升至15.9%,呈现“由降转升、增长加快”的走势。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其中24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两位数。
微观层面,密集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靓丽表现也在不断强化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记者发稿时,沪深两市已经有249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从第三季度单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在有可比较数据的2481家企业中,第三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17万亿元,同比增长8.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8.06亿元,同比增长33%。上述2481家企业中,有1663家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到67.03%;有1614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到了65.05%。同时,亏损企业数量仅为299家,与去年同期的291家基本持平。
不仅如此,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也正在不断积聚。来自毕马威的数据显示,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的风险投资出现反弹,风险投资数量和总额分别从第二季度的698宗和128亿美元增加到830宗和149亿美元。而亚太区第三季度整体则从第二季度的1207宗和172亿美元增加到1285宗和211亿美元,在该季度亚太区规模最大的投资中有八宗于中国内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