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时北京地铁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截至去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日均客运量排名世界第一。未来,一批新技术将在北京地铁应用推广,包括安检、检票有望“合二为一”,携带小包的乘客或可无需进行安检即可进站乘车。

截至去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39.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035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一。运营里程达698.6公里,车站405座,运营里程排名世界第二。北京已建成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55.6%,成为首都交通大动脉。北京已形成了地铁、中低速磁浮、现代有轨电车等适用不同交通需求的多层次、多等级、多制式并存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体系,运营网络化效应凸显。

北京地铁虽然已经进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新阶段,基本满足了乘客“走得了”的出行需求,但和乘客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美好交通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给北京地铁运营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魏运介绍,目前北京地铁正在研究安检与检票环节“合二为一”。通过研发安检-检票一体化新型快速安检设备,乘客在通过安检时就可以完成刷卡扫码,无需再次过闸机,可提高通行效率。基于乘客信用体系的安全认证技术,未来携带小包的乘客或可无需进行安检即可进站乘车。

除智慧安检外,未来的智慧地铁还将包括智慧导航、智慧便民等功能。站内智能微导航将以地铁三维立体图为基础,通过乘客手持终端设备,实现站内“定位”“搜索”“导航”“路径规划”等功能。列车可以进行车内照明、温度等智能控制和智能车窗信息互动功能。此外,乘客还可在地铁站享受无障碍预约乘车、物品借存及闪送等服务。

根据白皮书,到2025年,实现首都地铁重点功能场景的智慧化,基本形成基于北斗和EUHT(5G)的承载网络与时空基准体系,以及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分析计算体系。到2035年,实现首都地铁全方位智慧化,建成适应首都超大城市现代化的智慧化骨干交通系统。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正在北京地铁的部分车站试点。魏运介绍,北斗主要实现在地下封闭空间内,精准定位多路径困扰下的人和物,能够实现空间数字化构建,较好地实现未来乘客导航,包括全方位的掌控、状态的感知和采集。

同时,5G也将运用到地铁运营管理中,实现高通量的数据传输,解决许多现有网络下无法实现的信号、信息实时传输问题,如实现车辆和地面之间的实时视频传输。目前,北斗定位在示范站已经完成示范应用,能够达到亚米级的定位,并具备推广的前景可能;北斗+5G智慧地铁线路正在首都机场线进行全线示范和工程应用。(记者 李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