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汽车",600418.SH)与大众集团的增资事宜终于告一段落。
此前的12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此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江淮大众")。
增资完成后,合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至73.55亿元。同时,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将由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各持股50%;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持股比例将从各占50%调整为75%和25%。
增资背后彰显"野心"
12 月8日,江淮汽车董事长在江淮大众揭牌仪式上表示,将投资200亿元在合肥建设一家产能30万辆的新工厂,至2023年投产多款基于MEB平台(大众全球电动汽车平台)的新车型。
8日下午,江淮汽车股价盘中涨停,收报10.99元/股。截至目前,其股价已较12月初涨了近14%,较年初则涨了1倍多。与此同时,公司市值也超越200亿元。
事实上,江淮汽车与大众的增资事宜由来已久。早在5月底,安徽省国资委、大
众中国投资、江汽控股便达成了合作意向。彼时,受消息影响,江淮汽车股价在5月曾暴涨超80%。
6月12日,上述三方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根据规划,大众集团承诺向合资公司授予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
大众集团同时承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合资公司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
大众集团定出的产量目标是否可行?《投资者网》询问招银国际分析师白毅阳,其表示,未来很可能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大众集团将在中国市场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分别有三个合资公司,因此也会做出一系列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目标产量规模已经超过上汽大众安亭、一汽大众佛山的规模,后两者的产能均为30万辆/年。此前有传闻称,2019年,大众集团曾试图提升旗下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股比,结果遭到了拒绝。
目前来看,与其他两个合资公司相比,江淮大众的产品定位更低,是以高性价比搏高销量的。如果对产品定位更低的江淮大众加大相关投入,很可能会改善大众受上汽、一汽两大集团牵制的现状,进而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对此,上述分析师称,对于大众集团来说,江淮汽车也是一个用来牵制的棋子。在合作达成后,大众集团可能会将此作为与一汽和上汽谈判的筹码,未来1-2个月可能也会有一系列动作。
事实上,江淮大众并不是第一个进行股权变更的合资企业。随着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提高在华合资企业股比。比如宝马集团对华晨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戴勒姆也有意将北京奔驰持股比例提升至65%。
自主品牌或被弱化
江淮汽车2001年上市时以生产销售汽车底盘为主,后来在商用车、重卡及乘用车业务板块拓展,2016年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2017年年底,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成立江淮大众,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等业务。
自成立以来,江淮大众表现一直较为平淡。2018年4月,江淮大众发布首款合资新能源品牌思皓,不过直至2019年思皓E20X才正式上市。有相关媒体报道,延迟上市的原因是被认为"成品技术质量不过关"。
资料显示,思皓E20X为小型纯电SUV,续航里程为402公里,电池容量达到49.5千瓦时,两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2.80-13.80万元。有业内人士质疑,该车型在外形、配置等方面与江淮iEV7S极为相近,只是换上了思皓的logo,却贵了2万元左右。
此前的9月,江淮汽车首次发布了乘用车思皓品牌,同时推出首款燃油车思皓X8,据介绍,未来乘用车思皓将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有意思的是,思皓X8并未使用其他乘用车"JAC"的标志,而采取了合资品牌思皓的"闪电"标志。
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该品牌展示了多款车型,不过有业内人士宣称,其车型大多为江淮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换标"而来。
《投资者网》通过官网发现,目前江淮汽车和江淮大众的官网均有"思皓"的车型在售。江淮汽车官网展现的是思皓X8和思皓A5,而江淮大众官网展现的则是思皓E20X。
这是否意味着,思皓会取代江淮汽车母品牌JAC,并成为江淮、大众共有且唯一的乘用车品牌?
对此,《投资者网》询问白毅阳,其表示,目前仍未有官方消息披露思皓品牌究竟归于哪方。但如果未来乘用车的车标全部更换的话,江淮乘用车的品牌可能就消失了。而那时江淮汽车或将成为大众集团的代工厂。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江淮大众并未有产品在售,而思皓品牌已经被出售。《投资者网》咨询其客服得知,目前思皓E20X已经不生产了,未来纯电动车思皓E40X将会在江淮旗下出售。
对于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业内有观点称,大众选择江淮是为了满足中国新能源的双积分需求,而江淮则是想借助大众的"血统"打翻身仗。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全新开发的电动车型将与江淮不再有绑定关系,大众将在研发到生产等环节上有绝对主导权。
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弱化其自主品牌,《投资者网》曾向江淮汽车致电,对方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
销量不佳转型坎坷
《投资者网》梳理资料发现,这不是江淮汽车首次与车企品牌合作。早在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国产电动车蔚来达成规模百亿元的站略合作,负责代工生产蔚来的车型。
不过由于江淮汽车从未有生产高端车的工艺和经验,旗下最贵的乘用车售价为23-34万元,而其代工的蔚来售价却高达54.8万元,这场合作一度饱受业内质疑。
彼时,业内普遍认为,立足于高端市场的蔚来选择江淮汽车是为了一纸新能源造车资质。随后,蔚来更是相继和长安汽车、广汽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然而,无论与蔚来还是大众集团合作,江淮汽车一直未能摆脱困局。2016年,江淮汽车的销量达到64.33万辆的巅峰,之后便迅速下滑,2017年至2019年分别只有51.09万辆、46.24万辆和42.12万辆,其乘用车业务更是领跌各大细分市场。
低迷的销量也拖累了业绩。数据显示,2018年,江淮汽车净亏损额高达7亿元以上。事实上,2017年以来,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便一直为负,依赖于政府的多重补贴,才免于"ST"。
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总营收401亿元,同比增加7.7%。但是利润却快速下滑,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65.18%;扣非净利润则亏损了9.1亿元,同比下降985.12%。
江淮汽车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1月销量4.11万辆,同比增长23.67%;前11月累计销量达41.67万辆,同比增长7.72%。其中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纯电动板块11月销量5820辆,同比增长120.79%;前11月累计销量为4.25辆,同比下滑22.87%。
不过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江淮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仍然较小,且累计销量大不如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热,传统燃油车企的日子或愈发不好过。而选择依靠合资品牌"逆袭"的江淮汽车能否如愿,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