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手机上的操作按钮,农机库里一辆旋耕机自动打火启动,从田地旁的路上缓慢行驶,在稻田入口转弯进田,随后开始有序整田,转向、加油、掉头等操作,平顺灵活。
这个“走位”清晰的无人员驾驶旋耕机耕作完成后可自动回到机库,直线行驶的误差在正负2.5厘米以内,还可更换相应机具实现播种、施肥、秸秆捡拾等无人化作业。
4月10日,湖南无人农场(望城)项目(简称“望城项目”)在长沙投运,这是湖南的首个无人农场。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7100万亩,总产量600亿斤以上;农机总动力6580万千瓦,位居中国第五;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36%。
望城项目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关键技术,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优良水稻品种,选用中联重科等国内先进农机装备,能够实现水稻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
未来农业无人化、少人化、数字化、智慧化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望城项目选址于望城四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产业示范园具备较完整水稻产业链的2家农业经营主体内,第一期集中示范面积280亩,2022年将达到5000亩,2025年达到4万亩。
中新社记者在望城项目投运现场看到,无人驾驶的旋耕机、抛秧机等有序运作,自动避障、精准抛秧等动作一气呵成;稻田上空盘旋着各式无人机,其可通过对稻田“察颜观色”,快速获知水稻生长的营养丰缺情况,根据施肥处方图精准施肥。
“无人农场大部分能实现农机自动从机库到田里作业再回到机库,一些环节是少人化,比如插秧和抛秧,农机可实现一键自动驾驶,但需要有一个人装填秧苗。”罗锡文院士团队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胡炼表示,农场的田间管理、收获、秸秆捡拾压捆、智能灌溉、农情监测等环节,也都可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
“以水稻生产为例,过去一头牛一个人一天最多犁二亩地,现在一台轮式拖拉机一天可以犁50亩地甚至更多;过去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一亩地,现在一台高速插秧机一天能插50亩至60亩。”罗锡文表示,大力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是稳定水稻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据了解,未来,望城项目将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减少田间用工70%以上,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节约灌溉用水20%以上,节约肥料投入50%以上,减少农药投入30%以上,实现核心示范区增产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