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季度净利润锐减近三成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启动成本削减计划。


(相关资料图)

10月12日,巴斯夫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初步业绩,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9.09亿欧元,同比减少27.5%,低于分析师11.05亿欧元的平均预期;预计息税前利润12.94亿欧元,同比下降29%;销售额219.5亿欧元,同比增长12%。

巴斯夫表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下滑原因包括对控股公司德国石油和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Wintershall Dea AG)股权的非现金减值,金额约7.4亿欧元。据悉,这是因为Wintershall Dea参与运营“北溪”管道。

澎湃新闻了解到,能源价格上涨也在持续推高巴斯夫生产成本。据德国《明镜》周刊消息,今年年初以来,德国能源成本平均上涨了147%。

对于销售额增长,巴斯夫表示主要是受价格上涨驱动,而销售量与上一季度相比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巴斯夫第三季度欧洲业务盈利明显疲软,尤其是德国收益为负的情况,巴斯夫宣布将启动一项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针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将于2023年至2024年实施。巴斯夫表示,短期内可能节省的成本将立即实施。

巴斯夫还称,上述计划实施后,预计将在非生产领域每年节省5亿欧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成本削减计划将在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实施,涉及服务、研发和企业中心等。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业务涉及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农业解决方案六大领域。目前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拥有28个主要全资子公司,7个主要合资公司,以及24个销售办事处。

据悉,2022年上半年,巴斯夫实现营收460.58亿欧元,同比增长17.6%;净利润33.11亿欧元,同比下滑1.8%。其中,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43.49亿欧元,同比增长26.3%。

尽管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出现了下滑,但巴斯夫对2022财年全年前景展望不变,预计今年全年实现销售额860亿-890亿欧元;特殊项目前的息税前利润68亿-72亿欧元。

澎湃新闻了解到,欧洲化工行业40%以上的原料来自天然气。俄乌冲突引发的天然气供应危机将对欧洲化工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德国化工行业。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9月对近600家德国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每10家中型企业中就有1家因天然气价格而减产或停产,部分工业巨头,尤其是化工等重度依赖天然气的行业,已经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生产或对外采购。

巴斯夫此前表示,天然气作为原料或能源,在(德国)化工生产中无法被替代。今年3月,巴斯夫发出预警,如果将向德国路德维希港基地供应的天然气,减少至当前需求的一半以下,将关闭全球最大的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也就是路德维希港化工基地。

除了警惕“断气”风险,巴斯夫近日还在加大对华投资。

巴斯夫7月称,将全面推进其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00亿欧元;9月,该基地首套装置投产;10月11日,巴斯夫表示将在该基地新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新戊二醇(NPG)装置,年产量8万公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无独有偶,德国另一家化工巨头科思创今年也陆续加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7月该企业宣布将在上海新建聚氨酯分散体(PUD)和弹性体两座新工厂,总投资额达到数千万欧元;一个月后,科思创再次宣布,其首条PC物理回收生产线在沪开工,该生产线投资额超2700万欧元,计划2023年投入运营。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预计,2022年德国化工产量将下降8.5%。

关键词: 路德维希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