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提振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大讨论开幕

5月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大讨论在英东学术会堂开幕。本次大讨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将从5月持续至12月。开幕式采用现场会议与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大会并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主持开幕式,校长董奇作动员讲话,副校长涂清云作工作报告。

开幕式上,孙尧首先转达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对北师大开展教育教学大讨论寄予的殷切期望,以及提出的六点要求:一是“比”,比教育教学能力、比人才培养贡献;二是“学”,学习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规律;三是“赶”,赶上信息化的浪潮;四是“帮”,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尤其是80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五是“超”,超前研究未来,特别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预防哪些问题、下好哪些“先手棋”;六是“创”,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校党委书记程建平指出,北师大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建立了多学科群支撑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并积极打造“一体两翼”办学格局推进未来教育探索。但对照新时代的新要求,对照党和国家对北师大的新期待,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北师大作为一所拥有近120年历史、以教师教育为优势特色的著名高等学府,应该在教书育人领域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要勇于进行自我剖析、自我革新。今年,北师大党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开展持续全年的教育教学大讨论,在教育教学改革蓝图中书写出“北师大方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校长董奇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好本次教育教学大讨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教师作用、增强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自我发展责任;注重经验分享、坚持严督实导,共同推动教育教学大讨论走深走实、取得实效,切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副校长涂清云作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报告。他对教育教学大讨论的设计思路和形成过程,以及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本次大讨论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行了具体部署。他指出,本次大讨论旨在通过广泛参与、有效协同、深入研讨的方式,聚焦最直接、最关键、最核心、最现实的问题,力求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本次大讨论聚焦五个议题展开研讨,即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如何深化“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如何构建“一体两翼”的教育教学体系?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能力建设?在学校层面,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专门成立了教育教学大讨论校级领导小组和校级工作组,同时设立了5个校级专题调研组,分别为思政课程、课程建设、“互联网+教育教学”、“一体两翼”和教育教学治理调研组。在培养单位层面,成立工作组,科学研制本单位研讨工作方案。通过调研、专题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校院两级协同工作,明确专题调研组和培养单位的任务底限,不断推进研讨的深入开展和改革措施的酝酿制订。

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教学大讨论的预期成果,一是汇聚师生的集体智慧,形成一批制度成果;二是挖掘各培养单位的宝贵育人经验,选树一批教书育人典型案例,三是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的育人实践,形成富有参考价值、有含金量的调研分析报告。

作为北师大近年来规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教育教学大讨论,本次大讨论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使教育教学理念更先进、思路更明确、措施更得力,从而实现加强建设、推进改革、追求卓越,并将对未来数年、数十年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供稿)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