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生5、6月才刚刚陆续复学,7月初又将迎来高考、中考和期末考试。短暂复学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突然返校难以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孩子们长期停课在家怠慢学习导致成绩严重下滑,父母的焦虑情绪与疫情构成双重压力……这些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呼朋唤友”把抑郁症、厌食症等其他心理问题陆续“召唤”过来。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压,顺利实现复学后的心理“复位”?如何让孩子更好重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专委会副主任、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史占彪,史教授建议,关心孩子要讲艺术,做“合作父母”要用心、用情但不可太用力。

如何开启“合作父母”亲子模式

史占彪指出,现在父母看待孩子的目光要与以前有所不同,“合作父母”的理念是要做“用心、用情、不用力”的父母,多多用心陪伴孩子。这样能给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点活力。

史占彪认为,要让孩子减轻焦虑,父母在与孩子们相处过程中,首先要保持自身情绪稳定,保持淡定从容状态,尤其是孩子将面临中高考的父母,不能着急,需聆听孩子内心声音,尊重孩子的选择,做好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推动者,尽量不给孩子压力。史占彪说:“不用力,也是一种智慧表达,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但父母至少可以做到少用力,巧用力,不能太用力。作为父母,由于自己的焦虑、紧张和担心,给孩子过大压力,孩子容易产生逆反。”

父母该如何开启“用心、用情、不用力”的亲子对话?“父母要学会信任、赞美、鼓励孩子,孩子尽管做得不尽人意,也要相信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已经做到的,用放光的眼神去寻找孩子身上优点,相信孩子有无限的潜能和力量。” 史占彪提出,亲子间应当以“合作、对话、启发、引导”的模式相处,父母需在用心、用情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做到教育孩子不用力或巧用力,而这背后首先要有合作的理念,要跟孩子做朋友,虚心地向孩子学习,向孩子讨教。

“合作父母”要与孩子达成默契,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

“合作父母”应采取的态度是:心要空,气要平,姿态要放低,坚决不放弃。史占彪解释说,放空自己,就是不要想太多,不要为孩子过度担心;放平自己,是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平和沟通,平静对话;放低姿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师傅”,让孩子参与决策;不能放弃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的人的可能性,不能否定孩子做的种种努力,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

史占彪表示,“合作父母”的态度很重要,就类似主人让客人做主,主人和客人默契配合。孩子就是父母请到世上的宝贵客人,该如何照顾这个客人,父母要保持合作,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好为人师,不要习以为常,不要理所当然,让客人自己做主,这就叫合作。

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合作是一种邀请,是平等的对话,是信任和共创。史占彪说,通过对话启发的方式,完全可以邀请出孩子的想法和智慧。

陪伴、鼓励、引导,让孩子进入自我良性循环

“合作父母”也有些技术和方法要掌握,在孩子复学的过渡时期,家长应怎么做呢?

史占彪认为,与孩子相处,心比理更重要,父母需多走心,少讲大道理;慢比快重要,不能急,慢下来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努力;引导比指导更重要;孩子有想法比父母有想法更重要,孩子有想法就有自己的做法及活法;关注孩子需求比只对孩子提要求更重要,要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提问比提议更重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引发其思考,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做解决问题的专家。

“放空放下,做好陪伴。”史占彪说,部分父母太负责任,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成长,如何做到放空父母固有、主观的思维方式,需要与孩子做朋友,真正以伙伴的方式来教育和陪伴孩子,也是疫情当下家长们需要拥有的心态。

“不断肯定,做好引导。”史占彪建议,新时代孩子们的自我发展越来越好,他们的自主性在社会大环境的氛围下得到了很好培养。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同时他们也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父母在不断肯定和欣赏孩子的同时,做好引导,培养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激活孩子的知足感、参与感、荣誉感、使命感,让孩子在疫情和复学的考验中对自己负起责任。

史占彪提醒家长,世界是不确定的,父母还要注意启发引导,带着孩子在不确定面前依然坚定前行;关注孩子的专注力,给孩子坚定的支持,让孩子自觉自发地去学习喜欢的东西,让孩子进入自我的良性循环中。

关键词: 合作父母 亲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