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考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成为热议话题。一方面有人忧心“颇为冷门的考古专业没‘钱’景,还可能不好就业”,另一方面则是众多文博界的专家学者力挺,并伸手“团宠”。

选学校、选专业,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在选专业时陷入纠结,甚至和家人发生争执。而争执,往往聚焦于高考专业究竟是选“兴趣”还是选“高薪”上。

要我说,“高薪专业”本就是个伪命题。

首先,何谓“高薪专业”?每一个行业的收入并非都处于同一水平,我们无法将某一具体行业跟“高收入”直接挂钩。更何况,开设同一专业的学校档次、老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个专业的毕业学生学术水平、专业能力也存在高下之分,其收入岂能一概而论?其次,“热门专业”能“热”多久?这么多年来各个行业冷热交替,某一行业的优势能够保持多久,没人说得清楚。今日的香饽饽,转眼就可能成了明日黄花。

退一步说,就算存在相对的“高薪专业”,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相信大多数人身边都不乏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的例子。笔者就有一个同学,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的王牌专业,但在历经长达六年的苦读之后,仍旧无法对这一专业产生热爱,最终选择了一个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当然,这种选择应该获得尊重,但未免让人可惜,他最宝贵的数年学习光阴似乎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价值体现。

那么,在选择专业时,何不多考虑自己的兴趣?仔细想想,寒窗十余年,除了在文理分科时做出选择之外,大多数学子的学习生涯无非是经历升学考试、依据分数被本地中学录取、学习统一科目……按部就班,大同小异。高考结束后的填志愿流程,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几乎是人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具有高度参与感的关键抉择。这种抉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学子的个人成长,让他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促使他们去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坚定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201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法医学等传统上被认为“冷门”的学科已经成为“00后”考生最喜爱的专业。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一代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中的学子,面对着更为宽容的家庭和学校氛围,有着较强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较为宽广的视野,更乐于接受新事物,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毕业于北大考古系的樊锦诗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勉励一样,我们希望更多的学子能够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开始,“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许晓芳)

关键词: 选专业 “高薪”不如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