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按照厦门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家家户户门楣要倒插艾叶以避邪虫,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满满的节日仪式感。过了端午,吃完粽子,厦门的气候便少了些反复无常,真正步入盛夏。
厦门的粽子一般有咸粽和碱粽两种。碱粽是由浸泡的糯米拌碱包裹,煮出来颜色金黄透亮,散发着诱人的碱味。碱粽一般放凉了吃,蘸着白糖或蜂蜜,细细品味,米粒软糯筋道、清凉爽口,甜入心田。碱粽有助消化,厦门人喜欢拿来当早餐和点心。咸粽也叫“烧肉粽”,要趁热吃,同安的烧肉粽最为有名,因为真材实料,包裹着真情厚意。
在我记忆中,我家只包过两次粽子。第一次是请姑姑来包,父母亲打下手。包粽子程序繁琐:粽叶先浸泡两三天,其间得多次清洗;糯米提前浸泡至米粒发白;配料丰富,需准备海蛎干、香菇、鹌鹑蛋、花生米、酸笋、板栗、芋头和猪肉。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大方块,上锅用糖和酱油炒上色;余下的酱汁用来炒拌糯米和花生米,以提味增色。各种食材处理妥当后,分别盛放;绑粽子的绳用的是天然苎麻,系在可受力的地方,方便拉扯。
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了包粽子之法,“取竹叶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其实,包粽子哪有那么简单!粽子要裹成立体四角,没点真功夫是不行的。我见姑姑将两片粽叶略错开相叠,盘成斗状,先放一勺糯米,再依次往里添加配料,再填上糯米压实,顺势盖上粽叶,靠手劲捏压,塑成四角;最后,抓取边上的麻绳,单手借力紧紧绑住;整个过程熟练灵活,一气呵成,一会儿麻绳上便系上了一串串粽子。我们全家老少轮流上阵,依葫芦画瓢,奈何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不易,能成功的寥寥无几。
因为姑姑的帮忙,我家第一次包粽子还算成功,新鲜出炉的粽子油光泛亮,小角尖尖,煞是可爱。趁热剪开麻绳,剥开粽叶,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糯米的软糯、芋头的松绵、花生的香美在舌尖里翻滚,各种配料的浓郁香味让人应接不暇,鹌鹑蛋的Q弹嫩滑、板栗的绵香可口,酸笋的酸爽脆嫩,还有软烂的五花肉,全然没了油腻之感,入口香甜。这个粽子口感丰富,味道鲜美,令人意犹未尽。
美味的粽子不能独享,母亲留下几个,便分赠亲朋友邻品尝。第二年,在我们的央求下,母亲继续请亲戚来家帮忙,可惜我们还是没能学会“包”的技巧。此后,家里便没再包过粽子,那美好的味道便定格在童年,成了舌尖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