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济南市委人才办工作部署,12月27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社会公布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首批房源共5513间,其中现房1227间,装修待交付4286间,已取得泉城安居卡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可登录爱山东·泉城办-泉城安居平台预约看房、租房。
自12月1日济南市开展泉城安居卡申请受理以来,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所在企业积极响应,截止12月26日,全市已有2972家用人单位完成了注册开户手续,9004名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取得泉城安居卡领取资格。
首批通过泉城安居平台向社会提供房源的租赁企业均为大型国有住房租赁公司,分别是建设银行建信住房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济南城市建设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济南城市发展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11个项目、5513间,其中6个项目1227间已完成精装修,按照《济南市租赁型人才住房户内装修及配套标准》配置了家具家电及各种生活设施,具备租赁签约入住条件,可拎包入住,其余5个项目4286间正在装修,计划分别于2022年1月份、5月份交付使用。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对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发挥国有金融机构资源配置优势,积极对接济南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资金、技术、渠道和母子公司联动优势,通过提供集金融产品创新、房源筹集运营、信息系统支撑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主动承担支持济南市发展人才公寓和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使命,为参与济南市人才公寓和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市场主体提供信贷资源支持。
为做好本次选租工作,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公布了如下具体事项:
一、租赁条件
租住人才公寓和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就业高校毕业生,应当符合《关于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申请办理泉城安居卡有关事项的通知》(济建住字〔2021〕4号)规定条件,并已通过泉城安居平台申请办理泉城安居卡(以下简称“持卡人”)。符合泉城安居卡申请条件但尚未办理申请的,需申请办理泉城安居卡后方可在泉城安居平台上预约看房、签约租赁。
二、租赁流程
1.预约看房。持卡人可根据自己就业单位所在区位等情况,登录爱山东·泉城办-泉城安居平台详细阅览项目基本情况、租赁合同文本及附件等条款,并预约看房时间。
2.现场查看。持卡人按预约时间,实地查看项目情况及房屋(间)装饰装修和家具家电配备情况,并就合同文本及附件条款等有关承租人权益的内容详细面询租赁企业工作人员。
3.签约及房屋交付。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按租赁企业在泉城安居平台公示的租赁合同文本签订租赁合同及有关附件。租赁企业与承租人交付房屋(间)前,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逐一查验房屋装修、家具家电及相关设施设备,并签订房屋移交协议。达不到约定标准或存在影响承租人正常使用问题的,租赁企业应及时维修更新。承租人入住后,应遵守和合同约定和房屋使用管理制度及使用说明,合理使用房屋,禁止有损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其他事项
1.关于房源类型。本次公布的房源有单间公寓,也有整租、分租的成套住宅(按室内间数出租)。持卡人拟分租成套住宅的,应当遵守分租合同的约定,与其他分租人和谐共享公共区域。倡导新就业高校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组织本单位持卡人分租同一套住房;鼓励相互熟悉的持卡人分租同一套住房。
2.关于房源装修。本次公布的房源有已完成装修的现房,也有正在装修的住房。持卡人拟于将来租住正在装修住房的,也可提前预约看房,并详细阅览项目已公开的合同文本等资料。
3.租赁提示。本次公布的房源是我市首批人才公寓项目,还不能完全满足持卡人的租房需求。在此,提示各持卡人,一是要关注安居平台陆续公布的新房源,并按自己的需求选择租住。二是未选择租住人才公寓和其他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可以通过房屋租赁市场租住其他租赁企业及个人出租的权属明晰、结构安全、能够办理租赁合同备案的房屋,并按照原有的相关政策申请租赁住房补贴。
相关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做好业务咨询及服务工作。市保障性住房服务中心负责做好业务指导及督查等相关工作。租赁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为承租对象做好服务工作。
为使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住得舒适安心,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各大租赁公司在装修和服务上下足功夫,2020年12月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出台了《关于发布济南市租赁型人才住房户内装修配套标准及服务内容的通知(试行)》,本次公布的首批人才公寓项目在原有装修配套标准及服务内容要求基础上,各租赁企业又提高标准,选用高品质装修材料、大品牌家具家电,且充分考虑青年人才的生活需求和项目的实际,增设了公共阅读空间、健身场所、公共洗衣房、共享厨房、咖啡茶社会客空间等公共区域,配备专业管理服务团队,为新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拎包入住、居家服务式的品质体验。
主管部门也提醒大家:网上选房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前例可循,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瑕疵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请广大新市民予以谅解,并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馈,以便政府部门和企业运营团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优化流程,更方便、快捷地做好服务保障。(记者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