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月12日,碧江区瓦屋乡丁家溪村满目皆绿,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杉树为春增色。村民刘元考说:“通过种植杉树,生态是越来越好了。”曾经的丁家溪村,山林尽是灌木林,一到冬天,山坡到山头便是光秃秃一片。造林热潮掀起,让丁家溪村沉寂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刘元考拿出积蓄,购买苗木,在自己的责任山及流转的300亩荒山上栽种了5万株杉树苗,每年请人进行两次割草砍灌抚育,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纳入2011年造林补贴项目,获得补贴资金4.44万元。300余亩荒山变成了“聚宝盆”,2020年主伐后按每亩产材10立方米,每立方米1000元计算,可获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

眼见刘元考自主造林获利,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自主造林的行列,购买、培育杉木苗在流转的责任山及丢荒耕地上造林,全乡掀起了自主造林的热潮。12年过去,如今丁家溪村共营造杉木林10750亩,其中已纳入各项林业工程近万亩。

树长青,业长态。绿色蜕变的瓦屋乡,是铜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见证。近几年来,铜仁市印发实施《关于深入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加快推进铜仁林业现代化的意见》和配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铜仁市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铜仁林业发展做了顶层设计。

在不断造林增绿的过程中,铜仁认真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森林资源保护,有效盘活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守牢木材安全、夯实生态根基,高质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既“造”也“育”。该市还根据《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和《森林抚育规程》,采取更换树种、间伐、补植、割灌和采伐、除草、修枝、施肥等技术,通过实施马尾松、杨树、杉木等人工商品纯林树种结构优化调整,逐步降低纯林比重,实现树种多样化,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确保改一片、成一片,育一片、得一片。去年,全市完成营造林31.5万亩、国家储备林编制项目37个,建设国家储备林25万亩。

关键词: 国家储备 集体林权 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