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看,贵州白酒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地位凸显,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相关资料图)

从近期看,行业调整期已经到来。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站在行业高度,提醒与会企业家,“截至2022年,中国白酒产量连续六连跌,中国酒业已进入新一轮调整期。”

宋书玉的判断是,“从宏观角度看,白酒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加之酒类品类横向竞争、健康消费观念带动的消费结构变化,白酒产、销量未来仍有下行可能。与此同时,高端和次高端白酒阵营急速扩容,产能进一步释放后,市场竞争加剧是必然的。”

酱香白酒在2021年从高点回归理性发展,也面临着扩产能、去库存、优结构、拓市场等压力,还要应对来自整个酒业新一轮调整期的其他不确定因素——

白酒进入理性、健康时代,倒逼酒企提升产品品质,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升级。

行业集中度继续向名酒产区、名酒企业、名酒品牌集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持续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聚集。

“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全球烈酒消费主力,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品牌加紧深度布局中国市场,打破国内单一白酒消费格局,多样化、个性化、低度化成白酒消费新风尚。

从营销端来看,白酒营销正向场景化、私域化、融合化发展,“酒+餐饮”“酒+产品”“酒+场景”等新模式衍生的商业空间,成为头部酒企发展的重要布局,终端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白酒营销模式改革创新的新方向。

圆桌会上,与会嘉宾从各自角度讲述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其他痛点。

优质产能不足,自主品牌少,营销模式和价格体系趋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水、电、气、讯等生产要素保障未能与产能扩张同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产能逐步扩张,但生产、管理、营销等关键岗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产业综合管理、数字化、品牌和资本运营等人才缺乏。

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因文化差异较大、品牌国际知名度低、口味和饮用方式差异等原因,白酒海外市场表现不佳。

理性分析产业发展形势,才能准确研判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应对之策。正如李保芳所说:酱酒步入品牌实力、品质实力、资金实力、产业耐力和企业战略等多维度的系统竞争阶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