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14亿年时光里,梵净山庇护着775平方公里的原生性森林。梵净山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7000多种生物中,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345种。

今年5月,贵州获批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让这座绿色宝库迎来了更多关注。让我们从相遇黔金丝猴开始,走进神奇的梵净山,感受生生不息的黔地生灵之美。

“果果快看,外面有猴子!”云南游客杨丽莎带着女儿从观光车窗外看去,转瞬间,猴子已蹿入绿林中,不见踪影。


(资料图片)

8月中旬,天朗气清,武陵山脉主峰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进入梵净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妈妈,刚才你叫我看的就是黔金丝猴吗?”观光车沿着旅游公路盘旋而上,一路古树参天、溪流潺潺,8岁的张云果好奇发问。“不是哦,黔金丝猴非常胆小,都躲在深山里啦,咱们见不着呢。”拿出手机,杨丽莎在网上搜索出黔金丝猴的图片,递给女儿看。

“它们长得好漂亮呀。”手机里,黔金丝猴呆萌可爱的形象让张云果挪不开眼,杨丽莎将图片放大,“你看,黔金丝猴鼻子和眉毛这里是浅蓝色的,头顶和胸前是金黄色的,梵净山是它们唯一的家,数量十分稀少,被大家称为世界的‘独生子’。”

一问一答中,观光车驶入索道处,杨丽莎带着女儿换乘缆车行至梵净山山腰,重重青山尽收眼底。沿着生态栈道拾级而上,两旁的老枝藤蔓间爬满青苔,杨丽莎带着孩子走走停停,亲近大自然,探索生命的奥秘。

景区内,游人如织;密林间,万物生长。

位于铜仁市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交界处的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之一,2000多米的垂直高差中,繁衍着7154种野生植物和动物,拥有“生物多样性”“自然美”“生态过程”等突出价值。

“我们一直致力于化解原住民生产生活和梵净山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过去,由于缺乏产业支撑,生活在梵净山周边的4000余户原住居民,只能向大山讨生活,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梵净山管理局)平定管理站站长高晏说,只有从源头治好当地群众的“穷根”,才能持续护美梵净山的生态。

为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铜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江口、松桃、印江三县及梵净山管理局多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发放生产生活物资、宣传森林防火相关知识、带领群众合理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促进群众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帮助群众提高收入。

同时,通过打造梵净山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人防与技防并举,为梵净山装上“双保险”,筑牢梵净山生态屏障。

“24个‘电子保安’,全天候守护着梵净山。”高晏说,在梵净山中安装集可见光和热成像于一体的摄像头,不仅能全天候感应梵净山监测点的温度,还能观测到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对开展科研科考工作十分有利。

从1956年梵净山被国家原林业部划定为天然森林禁伐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1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林业人几十年如一日对“生态基因库”的守护,让梵净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现已初步完成黔金丝猴本底资源和梵净山遗产地缓冲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自今年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申请获批以来,梵净山管理局积极配合省林业局开展相关工作,并采取“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方式,加大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的浓厚氛围。

梵净山管理局资源管理科工作人员王亚强说,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公园创建要求,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全面开展本底调查、科学确定边界范围和管控分区、监测监管、宣传科普、社区发展等工作。

关键词: 黔金丝猴 生物多样性 野生动植物